【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9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低鰭真鯊或公牛白眼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1 22:3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低鰭真鯊或公牛白眼鮫

 

Bull Shark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Carcharhinusleucas(Valenciennes,1839)形態:體形壯碩,成魚可成長至3.4公尺。

 

吻端寬圓;

 

口前吻長為鼻孔間距之0.7~1倍;

 

眼圓而小,前後徑為全長之0.8~1.8%;

 

前鼻瓣呈鈍角三角形;

 

上唇溝短而不明顯;

 

齒式12~14/12~13,13/12較為常見;

 

上頜齒寬,齒緣明顯鋸齒狀,齒尖或直立或稍傾斜,無小齒尖;

 

下頜齒或直立或稍傾斜,齒尖較寬,齒根彎曲,齒緣鋸齒狀。

 

兩背鰭間無隆脊;

 

第一背鰭大型,近似鉤狀,外角窄圓,起點在胸鰭基底末端與後角之間,通常接近後角,內緣短,通常不及基底長之1/3;

 

第二背鰭大而高,高度為全長之3.2~4.5%,內緣長為鰭高之0.7~1.1倍,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前;

 

胸鰭大且寬,或三角形或稍彎曲呈鉤狀,脊椎骨數198~227節,尾鰭前脊椎骨數101~103節。

 

各鰭鰭尖深色,無顯著記號,體側具不明顯之白色帶。

 

分布:南北緯40度間之各大洋沿近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

 

臺灣東北部海域偶而可以漁獲,數量有限。

 

生態習性:主要為沿岸棲息的種類,有時會游到河口甚至河川下游處。

 

經常會游到低鹽的海灣或高鹽的潟湖區,也經常在其他種類鯊魚較少出現的泥底水域出沒。

 

曾有在遠離河口3,700公里的亞馬遜河流域中被發現的記錄。

 

剛出生的仔稚魚通常會游至淡水域生活。

 

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1~13尾,妊娠期大約11個月,最大可成長至340公分,成熟體長160~18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56~81公分。

 

有攻擊人類的記錄,是熱帶水域最危險的種類之一。

 

利用:可由延繩釣釣獲,供食用。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6:1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