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邊真鯊或白邊鰭白眼鮫】 Silvertip Shark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Carcharhinusalbimarginatus(Rüppell,1837)形態:體形修長之大型鮫類,可成長至2.7公尺以上。
吻端寬圓;
口前吻長為兩鼻孔間距之1~1.4倍;
眼圓;
前鼻瓣不發達;
上唇溝短而不明顯;
上頜齒頗寬,具明顯鋸齒緣,或直立或稍傾斜,三角形,齒尖高;
下頜齒直立,齒根橫向,齒尖上端鋸齒緣。
兩背鰭間具隆脊;
第一背鰭大型,外角或尖突或窄圓,起點與胸鰭後角或相對或稍前,內緣長度為其基底長之2/5或更短;
第二背鰭高度約為全長之1.5~2.3%,內緣長度為其高度之1.5~2.1倍,起點與臀鰭起點或相對或稍後;
胸鰭大型,半鉤狀,外角或窄尖或窄圓,前緣長度約為全長之16~22%;
脊椎骨數216~231節,尾鰭前之脊椎骨數115~125節。
體背一般深灰色但有時呈青銅色,腹面白色,臀鰭鰭尖及後緣明顯白色,體側具一不明顯之白色帶。
分布:出現於南北緯30度間之太平洋及印度洋水域,臺灣地區之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可發現其蹤跡。
生態習性:近岸及外洋棲息的種類,棲息水深0~800公尺,喜出現於近岸島嶼之珊瑚礁水域。
卵生種,每胎產仔1~11尾,5~6尾較常見,妊娠期1年,夏天產仔。
以中、底層水域棲息之魚類為食,包括燈籠魚、飛魚、鰹、鮪、魟等。
體型最大可達300公分,雄魚成熟體長160~180公分,雌魚成熟體長160~20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約63~68公分。
利用:一般由延繩釣漁獲,本種在臺灣地區是沿近海捕鯊業者的主要漁獲對象之一,經濟價值頗高,供食用。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