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星鯊或星貂鮫】 Starspotted Smooth-hound
【辭書名稱】魚類
學名:Mustelusmanazo(Bleeker,1854)形態:體形頗修長;
頭短;
胸鰭前體長為全長之17~21%;
口前吻長為全長之5.7~7.5%;
眼眶前吻長為全長之6~7.8%;
兩鼻孔間距頗窄,約為全長之2~2.9%;
齒呈臼齒狀;
兩背鰭間距約為全長之19~23%;
第一背鰭呈寬三角形,基底中點較接近腹鰭而離胸鰭稍遠;
胸鰭前緣長度為全長之11~15%,後緣寬度為全長之7.5~14%;
腹鰭前緣長度為全長之5.4~8.2%;
臀其高度為全長之2.2~3.4%;
臀、尾鰭間距大於第二背鰭高度,為全長之6.5~9%。
體背顏色灰或棕色,腹部淡色,體表通常具白色亮點,不具暗點或暗斑。
分布:本種出現於西北太平洋岸沿近海域,北起日本南至越南均可發現其蹤跡,另外西印度洋之肯亞沿岸亦可發現其蹤跡。
臺灣於東北部海域是常見的種類。
生態習性:經常出現於熱帶及亞熱帶陸棚區,嗜好砂質或泥質的底質。
卵胎生,每胎產仔1~22尾,2~6尾(平均5尾)較為常見。
母體體型愈大有產仔數愈多的情況,妊娠期10個月,春季產仔。
主要以底棲性無脊椎動物為食,其中主要為甲殼類。
最大可成長至117公分,成熟體長則在60~70公分間。
胎仔產出體長約30公分。
利用:可由底拖網或延繩釣所漁獲,供食用。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