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惠施】 惠子,名施,戰國時宋人,和莊子同時,也是常在一起互相辯論的好友。
惠子曾在魏國為相,助惠王、襄王治國有效,並於西元前三三四年,促成魏、齊二君會於徐州,互尊為王。
至張儀得勢後,因惠子主張聯齊、楚以抗秦,和儀之「連橫」政策相反,乃被逐離魏,楚王納之於宋。
惠子居魏甚久,魏襄王時,曾於齊侵燕時,受命出使於趙,勸其聯合以伐齊存燕。
所以有人認為施曾於被逐後,再返魏為相。
惠子生卒年月不詳,大概和莊周相當,而較周先歿。
在魏確切時間,據考訂為在周顯王十年(前三五八)以後,和周赧王五年(前三一○)以前,如第二次再至魏國,當在張儀死後(前三○九)。
據說在河南滑縣有惠子墓,最後惠子可能歿於宋。
惠子是戰國時傑出的「名家」,早於和他齊名的公孫龍和鄧析,對我國古代理則學的建立,極具貢獻。
莊子曾介紹他的「歷物十事」(莊子天下篇),說明他「天物一體」的思想,以打破空間、時間等一切現象上和觀念上的差別相。
惠子好以比喻之法和人辯論,每使人折服,他的學說、思想和作為,在莊子、韓非子、戰國策、呂氏春秋等書中,都有引述。
他讀書甚多,學問淵博。
出行時都隨身攜書五車(世人常說「學富五車」,即出典於此),他的著作至漢已甚少流傳,漢書藝文志載有惠子一篇,隋以後即亡佚,今已不傳。
(孫以繡)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