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雅爾達密約】 西元一九四四年底,德軍敗象已露,美國陸軍部估計對日作戰尚須十八個月,麥克阿瑟更言需俄軍六十個師,始能攻克在滿洲(中國東北)之日軍。
羅斯福總統乃不顧海軍之反對,於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與邱吉爾、史大林會於黑海克里米亞半島南端之雅爾達,至二月十一日,接受俄國之條件:一、保持外蒙古現狀(獨立)。
二、恢復蘇俄一九○四年被日本侵害的權利:庫頁島南部及附近島嶼;
開大連為國際商港,保障蘇俄在該港的優越利益,另以旅順為蘇俄租借的海軍基地;
中東鐵路及南滿鐵路由中俄合營,保障蘇俄的優越權利;
維持中國在滿洲的全部主權。
三、千島群島應歸蘇俄。
五月下旬,中國始知詳細內容,要求美國參加中俄條約被拒,七月開始與俄談判,頗有爭執。
十七日波茨坦會議時,史大林堅持必須中俄簽約後始對日宣戰。
時原子彈已試驗成功,可不必要俄國參戰,但無法阻止蘇俄進兵中國東北。
中國認為俄國一旦占有東北,斷不肯輕易交還,要挾或將更多。
現既有美國居間,史大林復信誓旦旦,支持美國對華政策,承認國民政府,當不至食言,不僅東北仍大致可保,中共亦將聽命。
八月七日,原子彈已投廣島,中俄仍有爭執,九日,俄對日宣戰,並加速對中國談判,謂再不定議,中共軍隊將進入東北。
八月十四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由王世杰與莫洛托夫正式簽字。
(王綱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