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忽必烈】 忽必烈(西元一二一五~一二九四年),史稱元世祖(在位期間:一二六○~一二九四)。
祖父即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父為在元代被追尊為睿宗的拖雷,大哥是元憲宗蒙哥可汗。
在蒙古帝國的歷史中,忽必烈是第五位大汗;
在元史中,他卻是始建國號為元,結束了中國自唐亡以來分裂近三百七十年之局面的偉大君主。
〈見圖1〉。
忽必烈的為人,「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撫下」。
他在二十九歲還是一名親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籌畫他偉大的事業。
他招攬各方面的賢才,進入他的王府中來擔任顧問,以探求治道。
其中固然有不少為蒙古人或色目人,但是漢人卻居多數。
因此他在思想上,逐漸有漢化的傾向。
一二五一年,元憲宗蒙哥可汗即位,於是盡將漠南漢地的軍政大事,令其弟忽必烈負責。
忽必烈於是採取「以漢法治漢地」的方法,重用漢人來輔佐各地的蒙古長官。
結果造成漢地大治,也加深了忽必烈對漢法治漢地的信心。
但是這一措施終於導致蒙古守舊派人士的杯葛,忽必烈幾致失去其兄蒙哥可汗的信任,卒因忽必烈親朝見蒙哥後,因兄弟之情,始把此事平息下來。
一二五二年,蒙軍分數道伐宋,忽必烈奉命自西道進,經西蕃界(西康省境內),滅大理國(雲南)後,忽必烈自率部分軍隊循原路北還,而派大將兀良哈台繼續率軍攻破安南,擬乘宋不備,攻宋之南部邊境,以與宋北部邊境的蒙軍遙相呼應。
一二五九年,忽必烈自北率軍政鄂州,而兀良哈台所率領之自南向北攻之蒙軍亦業已包圍潭州。
時傳來蒙哥可汗死訊,忽必烈乃撤軍北返。
當時蒙古守舊派分子謀立忽必烈之七弟阿里不哥,忽必烈遂先行即汗位於開平,因此造成了蒙古帝國的嚴重分裂。
忽必烈在位三十五年中,其在文治方面,藉其過去之經驗,仍以漢法治漢地,以蒙古人或色目人為各級政府首長,副貳以下則大量用漢人,使其產生微妙的平衡作用。
綜其成就為:二、政尚寬大,用人惟才;
二、令八思巴創蒙古新字,以為官方文字;
三、立行省,為吾國行省之始;
四、行鈔法,為採用信用貨幣之創始;
五、興水利及海運,鑿惠通河,復助海漕,由郭守敬主其事;
六、定律令,頒行元典章及通制條格;
七、頒新曆,令郭守敬制訂授時曆,為當世最精確的曆法;
八、獎勵農業生產;
九、崇敬孔子,並重視蒙古貴胄子弟的漢化教育;
十、尊信佛教,但也尊重其他宗教。
以游牧帝國之君主,而能在入統中國後,能有如此成就,堪稱不易。
也因為其蒙古的文化背景,致形成其最大之弊政,即在於過分重視提高政府的財政收入,而重用阿合馬、桑哥、盧世榮等聚斂之臣,致造成民生的困苦。
忽必烈在武功方面,除能完成前代所未竟的滅亡南宋,統一中國大業外,其他對外征伐,實大遜於前代大汗。
對於各大汗國,由於反對力量此起彼落,蒙古帝國的分裂,愈形加劇,忽必烈僅差強可以應付而已。
二次征日之役,因遇颱風,幾全師覆滅;
二次討伐安南,均受挫而歸;
征緬則因元軍將領受敵賄賂,無功而退;
遠征爪哇,竟大敗而回;
只有征八百媳婦之役,略有成就而已。
綜其原因,蓋在於地理環境對之不利,且蒙軍老成凋落,作戰主力轉賴漢軍及新附軍的緣故。
忽必烈既做為蒙古可汗,同時又成為中國正統皇朝的天子,適當地調和了多種不同文化間的矛盾與衝突。
(丁崑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