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諾門罕事件】 諾門罕在我國東北興安省西方,呼倫貝爾部海拉爾西南約一百七、八十公里的地方,是一個僅有少數蒙古包的小村,向為內蒙呼倫貝爾部蒙胞與外蒙車臣汗部蒙胞的游牧地區。
雍正十二年(西元一七三四),清廷為避免兩部蒙胞發生糾紛,曾在此設定境界,惟為了游牧,雙方仍不斷發生爭端。
二百年來因明顯的界標逐漸毀壞,致無法予以識別。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成立偽滿,該地區滲入了國際因素,在日本與蘇俄的操縱下,使關係更形複雜。
據日方資料,民國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外蒙軍七百名,在諾門罕西方,渡哈拉哈河,不法越境。
而據蘇俄方面資料,五月十一日,日軍約三百名越境,十四日進出哈拉哈河,開始政擊。
日、蘇雙方互控越境,日本方面以哈拉哈河為境界,當外蒙軍渡哈拉哈河,當視為對外蒙領土之侵略;
而蘇俄方面以外蒙所主張之哈拉哈河以東約十三公里處為內、外蒙境界,外蒙軍渡河保其境界線內行動,內、外蒙發生武裝衝突後,日本藉口保護偽滿洲國之安全,而蘇俄引用二十五年三月所簽訂「蘇蒙同盟條約」,雙方派兵介入,至五月二十一日始行結束。
接著六月十九日至七月二十三日發生第二次衝突,八月十日至八月三十一日發生第三次衝突。
規模之大,戰爭之慘烈,為人意料之外,雙方動用飛機,先後參戰人數達十一萬五千八百餘人。
日方損失飛機六百六十架,蘇俄損失飛機二百零七架,結果日本關東軍大敗,至九月十六日正式停戰。
戰後雙方曾於十月間召開赤塔會議,翌年元月間舉行哈爾濱會議,惟有關停戰交涉經過、停戰協定內容,以及內、外蒙境界之究竟如何畫定,雙方始終沒有公布,迄今仍成為一個謎。
(呂秋文、王友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