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擴大會議】 民國十七年北伐完成後,若干政客及野心軍人,不肯置黨國利益於個人利益之上,放棄個人既得權勢。
十八年春,政府為減經國庫負擔,加速國家建設,舉行國軍編遣會議,李宗仁首先抗命,馮玉祥、張發奎、唐生智等繼之,先後被國軍所敉平。
民國十九年春,在汪兆銘策動下,促成反政府勢力之團結,其實力人物則為閻錫山。
三月初,閻派兵強行接收北平、天津中央機關。
十五日叛軍五十七將領,推閻為陸海空軍總司令,於是叛軍閻錫山部晉軍沿津浦線南犯,馮玉祥部西北軍與國軍爭奪於豫東、皖北之間,李宗仁合張發奎部,則自廣西襲攻湖南,連陷衡陽、長沙等地,中原大戰因是爆發焉!
中原大戰期間,七月十三日由汪兆銘、閻錫山等發起,在北平中海懷仁堂舉行所謂「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通稱所謂「擴大會議」,九月一日公布偽「國民政府組織大綱」,並推定閻錫山、馮玉祥、汪兆銘、李宗仁、唐紹儀、謝持、張學良七人為「國民政府委員」(張學良於九月四日通電拒絕接受),閻錫山為「國民政府主席」。
九日,閻、汪、謝三人在北平舉行就職典禮,其餘諸人除馮於十一日在鄭州宣稱就職外,均無表示。
當是時對大局舉足輕重者厥為張學良,張於中原大戰方酣時,藉口避暑北戴河以觀變,遂為政府與叛軍爭取之對象。
日本則施壓力,欲使張氏與叛軍攜手,促成中國內亂之擴大。
六月二十一日,政府任命張氏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張氏卒於九月十八日通電擁護政府,分兵進關,九月二十一日接收天津,二十七日接收北平,「擴大會議」因之瓦解,主要分子相繼逃奔太原,亦有走避天津租界者。
同年十月,各路討逆戰爭結束,所有叛軍殘部,悉由政府所收編。
(李守孔)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