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綸●卷二●嗣育門●受胎總論】
李東璧曰:《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
男女媾精,萬物化生。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此蓋言男女生生之機,亦陰陽造化之良能也。
齊?褚澄言血先至裹精則生男,精先至裹血則生女。
陰陽均至,非男非女之身。
精血散分,駢胎品胎之兆。
《道藏》言:月水亡後一三五日成男,二四六日成女。
東垣言:血海始淨一二日成男,三四五成女。
《聖濟經》言:因氣而左動,陽資之則成男;
因氣而右動,陰資之則成女。
丹溪乃非褚氏而是東垣,主《聖濟》左右之說立論,歸於子宮左右之系,其說可謂悉矣。
竊謂褚氏未可非也,東垣亦未盡是也。
蓋褚氏以精血之先後言,《道藏》以日數之奇偶言,東垣以女血之盈虧言,《聖濟》、丹溪以子宮之左右言。
各執一見,會而通之,理自得矣。
夫獨男獨女之胎,可以日數論,駢胎品胎之感,亦可以日數論乎?
稽之史載,一產三子四子,有半男半女,或男多女少,男少女多,則一三五日為男,二四六日為女之說,豈其然哉。
豈有一日受男,而二日復受女之理乎?
此褚氏、《聖濟》、丹溪主精血、子宮左右之論為有見。
而《道藏》、東垣日數之論為可疑矣。
叔和《脈經》以脈之左右浮沉,辨猥生之男女;
高陽《脈訣》,以脈之縱橫逆順,別駢品之胎形,恐亦臆度之見,而非確論也。
慎齋按:以上七條,序受胎辨男女之分,有不同之論也。
經云,左右者,陰陽之道路。
男女者,陰陽之儀象。
故陰陽和,而萬物生。
夫婦合,而男女形。
可見男女之生,未有不本於陰陽之理者也。
故褚澄以精血先後分男女,東垣以日數奇偶分男女,鳴謙以百脈齊到分男女,皆為理之未確。
故丹溪議褚李二公之論為未融,而以《易》道之乾元資始,坤元資生為據,婁全善所以嘆為造極精微,發前人未發是矣。
若子宮分左右,而以兩歧辨男女,夫子宮為命門,女子系胞,形如合缽,何嘗兩歧,而分左右則是有兩子宮,此說為鑿空無據。
《聖濟》是論左右陰陽之氣分男女,未嘗以子宮有左右之分也。
況男女交媾時,均有其精,何嘗有血。
褚氏、東垣、丹溪,俱以精血混言,幾見男女媾精,而婦人以血施也。
前賢之論多謬,僭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