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0 07:56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貨暢其流】
國父孫中山先生,於清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上李鴻章陳救國大計書。
提出「貨暢其流」,為其四大計策之一。
他說:「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於船堅砲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我國家欲恢擴宏圖,勤求遠略,倣行西法,以籌自強,而不急於此四者;徒惟堅船利砲之是務,是捨本而圖末也。…所謂貨暢其流者,在關卡之無阻難、保商之有善法,多輪船鐵道之載運也。」
他並主張改革關卡、保護商業及發展國內外貨物運銷等,以與列強作商業競爭,致國家於富強。
他特指出:「泰西之民,出外經商,國家必設兵船領事為之護衛,而商亦自設保局銀行,相與依恃。國政與商政並興,兵餉與商財為表裏。故英之能傾印度、扼南洋、奪非洲並澳土者,商力為之也。…西人之虎視寰區、憑凌中夏者,亦商為之也。」
他又論述當時我國商業情勢說:中國自與西人互市以來,利權皆為所奪者,其故何哉?
以彼能保商,我不能保商,而反剝損遏抑之也。
商不見保,則貨物不流…則財源不聚,是雖地大物博無益也;
以其天生之材為廢材,人成之物為廢物…數百年前,美洲之地猶今之地,何以今富而昔貧?
是貴有商焉為之經營,為之轉運也…有國家為之維持保護也,謀富強者,可不急於保商哉?
…商務之能興,又全恃舟車之利便…試觀南洋英屬諸埠,其築路之資,大半為華商集股,利之所在,人共趨之。
華商何厚於英屬而薄於宗邦?
是在謀國者有以乘勢而利導之而已,此招商興路之扼要也。
故無關卡之阻難,則商賈願出於其市;
有保商善法,則殷富亦樂於貿遷;
多輪船鐵路之載運,則貨物之盤費輕,如此而貨有不暢其流者乎?
貨流既暢,財源自足矣。
籌富國者當以商務收其效也;
不然,徒以聚斂為工,捐納為計,吾未見其能富也。
書上,惜鴻章不接納,國父乃赴檀香山創組興中會,倡導國民革命。
(鄧璞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