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0 08:21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閉關主義】
閉關主義,是對開放主義而言,國父遺教中的閉關主義一詞,依照民國元年九月五日在北京賓館所講演的欲解決外交問題須取門戶開放主義。
其涵義,當係指清廷的閉關自守而言。
在實現鐵路政策須取開放主義講演中,亦稱為保守主義。
清廷的閉關自守,康有為上書言變法,曾約略言之云:「…中國自古一統,環列皆小蠻夷,故於外無爭雄競長之心,但於下有防亂彌患之意。…若使地球未闢,泰西不來,雖此後千年率由不變可也。無如大地忽通,強敵環逼,士知詩文,而不通中外,故錮聰塞朗,而才不足用:官求安謹,而畏興作,故苟且粉飾,而事不能興,民多而利源不開。則窮而為盜;官多而事權不屬,則冗而無恥。至於上下隔絕,故百弊叢生,一統相安,故敵情不識,但內而防患,未嘗外而爭強,以此閉關之俗,忽當競長之時。」
依照國父的解繹,清廷的閉關自守。
一方面是著眼於政治,使人民不與外人接觸,可使國人閉聰塞明,便於統治。
關於這點,國父曾說:「何以名為開放政策?就是讓外人到中國來辦工商等事,兄弟說這個話,不知者一定要疑惑,以為中國土地,何能讓外國人隨意進來?這等見識名為閉關主義,為前清所利用。當時滿清政府做專制大皇帝時,最怕人民有國家思想。為人民若有國家思想,滿清不能永遠存在。所以利用閉關主義,不許外國人來。使人民將一國當天下,自然沒有國家思想,皇帝之位亦可無人覬覦。…。」
(同胞要同心努力做建設事業)一方面是著眼於經濟。
目的是在使經濟不受外人的影響,不讓外國人到中國來辦工商等事,而使利權不外溢。
國父在社會主義派別及批評中說:「我國未經實業革命,向主張閉關主義,從受外人之挾迫,不得已開海禁,揣揣自恐,以為貨物外溢,物價必昂,思有以防範之者,遂有經入口稅之一法;殊不知外人之意,在暢銷該國洋貨,不在購買我國土貨,我國種種防止之手段,反為外人所利用。」
又說:「吾國向來閉關自守,深絕固拒,故當鐵路萌芽之始,人民則驚疑,政府則顧慮,致買而拆卸之,棄其鐵軌車頭於孤島,有如韓昌黎之驅鱷魚焉。」
(鐵路雜誌題詞)在政見表示中,亦曾斥「今人猶閉關主義,實於時勢不合。」
國父主張解決外交上的困雞,「非改變從前之閉關主義不可」。
建設鐵路,更是「惟有歡迎外資,一變向來閉關自守主義,而為開放主義。」
(申慶璧)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