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馬來舞蹈】 馬來舞蹈,特重特殊舞技。
Tandak(即舞蹈),是指有步伐之舞,如弄迎舞(Ronggeng),側重於足部的動作;
達里舞(Tari),以臂與手的優美動作為主體;
廖奧舞(Liok),亦稱飄蕩舞,重視身體搖擺彎曲,很少用臂和手配合。
又有現代舞蹈(JogetModern)、保姆舞(MakInang)。
這五種舞蹈,都是由一行列的男子面對著一排女子的陣勢起舞。
舞的步伐和進退速度時有變化,跳舞過程中,由其中一女子或更多女子吟唱班頓(Pantun),然後由其中一男子作答,雙方吟唱均以四行詩的形式表達,藉以交換智慧,如此直到跳完全套舞為止。
傳統的弄迎舞孃穿寬袖對襟的Baju(長長的女紗衫),套以紗籠(Sarong),頸項搭頭巾(Selendang),赤裸雙足,濃粧艷抹,撫媚動人。
男客著長袖低領開襟寬敞長及臀部的Baju,綢緞料褲,外加五彩方格紗籠,長達膝蓋,頭戴宋谷帽(Songkok)。
一弄迎舞班,備二弦琴一,長桷鼓一,銅鑼一,小鼓二,亦有改用吉他、小提琴等西洋樂器者。
班頓歌詞優美,音節柔和,藉以抒發情意,最為人所喜好,故弄迎舞為最流行的舞蹈。
此外,阿里班達舞(OleBandar)男二人、女三人共舞,而以班達為舞女主角,她一直不停地舞,至神態陷入恍惚境地為止。
接著她散插充滿生氣的稻穀,作為下次豐收的核心。
此外,惹吉舞(TarianJoget)、泊洋舞(FarianPayang)、麻蓉舞(TarianOlekMayang)、羅郎沙央舞(TarianDondangSayang)、鍋差舞(TarianTudongPeriok)、阿拉伯式的沙賓(Zapin)、洛達(Rodat)舞等,也是馬來西亞一帶流行的舞蹈。
(程光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