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唐代疆域】 唐代是我國的盛世。
高祖開國之初,在今越南至少已置有四府州。
太宗北擊突厥(東)、鐵勒,西平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東征高麗。
高宗繼之,並滅高麗、百濟;
新羅之朝貢,迄武宗會昌(西元八四一~八四六年)後始絕。
太宗、高宗之世,於四疆分置:安西、北庭、燕然、單于、安東和安南六都護府以統之。
唐初聲威最盛時,其疆界:東至海並兼有朝鮮半島,東北之今外興安嶺和黑龍江全流域皆在境內;
南有今越南北部之北越地區;
西面幾有今阿富汗全境,喀布爾市(Kabul)和坎達哈城(Kandahar)皆在境內。
伊朗境僅有今扎博勒城(Zabul)附近,唐曾置波斯都護府。
西面國界大致沿阿富汗西界向北,有今鹹海在內,其東之錫爾河與阿姆河也皆在境內。
錫爾河東碎葉水,今楚河(ChuR.)南岸托克馬克(Tokmak)附近的碎葉城,為唐代西部的邊防重鎮。
自碎葉東經巴爾喀什湖(BalkhashL.),亙西伯利亞至貝加爾湖,東盡朝鮮半島,皆置羈縻府州縣。
此為唐代極盛期連同屬地、屬國之疆域,遠較漢代為遼闊。
其後惟西疆、南疆維持較久,北疆、東疆則不穩定。
唐代政權實際統轄之疆土,茲據通典州郡典所載府州查核,蓋為天寶元年(七四二)版籍,其東北邊境為營州(熱河朝陽);
北為河套北之單于府(綏遠歸綏西南,大黑河南什兒登)、安北府(綏遠包頭西之賈格爾齊廟);
西為安西府(新疆庫車);
南界約為從前南北越分界線,北緯十七度半。
共為十五道,三百二十九府州,一千六百零一縣。
較現今的市、縣(據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二千零八十五,少四百八十四,約少百分之二三‧二。
此三百二十九府州的總面積約為四百三十八萬七千四百七十五平方公里。
從唐代疆域圖與現今地圖比照,唐代於東北和西南較為遜色。
在唐代的十五道中,以隴右道面積最大,一百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七十平方公里,可見唐代於西北開拓的功業。
其次為嶺南道,四十九萬七千五百一十五,亦可見南方開發的盛況。
再次為關內道,四十二萬三千一百七十五。
以下是:江南西道,三十五萬多平力公里;
江南東通、劍南道,都是二十六萬多;
河南道、河北道,都是二十五萬多;
山南東道,二十三萬多;
河東道,十七萬多;
淮南道,十五萬多;
黔中道,十四萬多;
山南西道,十三萬多。
最小者是京畿,四萬一千六百七十五;
另外是都畿,四萬九千七百七十五。
(楊遠)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