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針灸大全】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4:55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經云:病有沉浮,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


過之則內傷,不及則外壅,外壅則邪從春夏之人,陽氣輕浮,肌肉瘦薄,血氣未盛,宜刺之淺。


秋病在肌肉血脈,冬病在筋骨。


秋冬二俞,秋刺十二經,冬刺十二合,以配木火土金水。


理見子午流注。


不窮經絡陰陽,須逢禁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5:05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經有十二:手太陰肺,少陰心,厥陰心包絡,太陽小腸,少陽三焦,陽明大腸;


足太陰脾,少陰腎,厥陰肝,太陽膀胱,少陽膽,陽明胃也。


絡有十五:肺絡列缺,心絡通裡,心包絡內關,小腸絡支正,三焦絡外關,大腸絡偏歷,脾絡公孫,腎絡大鐘,肝絡蠡溝,膀胱絡飛揚,膽絡光明,胃絡豐隆,陰蹺絡照海,陽蹺絡申脈脾之大絡大包,督脈絡長強,任脈絡屏翳也。


陰陽者,天之陰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


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


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


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5:16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言身。


是以春夏之病在陽,秋冬之病在陰,皆視其所在,與施針石也。


又言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


陽中之陰,肺也。


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


陰中之陽,肝也;


陰中之至陰,脾也。


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是以應天之陰陽。


學人苟不明此經絡、陰陽升降,左右不同之理,如病在陽明,反攻厥陰,病在太陽,反和太陰,遂致賊邪未除,本氣受弊,則有勞無功,禁刺之犯,豈可免哉。


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


臟者,心、肝、脾、肺、腎也。


腑者,膽、胃、大、小腸、三焦、膀胱也。


虛者癢麻也,實則瀉脾土。


又且本經亦有子母,如心之虛,取少海穴以補之,實則取少府穴以瀉之。


諸經皆然,並不離乎五行相生之理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5:28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


穴出云門,抵期門而最後。


此言平人氣象氣脈,行於十二經,一周為身,除任督之外,計三百九十三穴。


一日一夜有百肺脈生自中焦中府穴,出於云門起,至少商穴止。


卯時陽明大腸經,自商陽穴至迎香穴。


辰時陽明胃經,自頭維至厲兌。


巳時太陰脾經,自隱白至大包。


午時少陰心經,自極泉至少衝。


未時太陽小腸經,自少澤至聽宮。


申時太陽膀胱經,自睛明至至陰。


酉時少陰腎經,自涌泉至俞府。


戌時心包絡,自天池至中衝。


亥時少陽三焦經,自關衝至禾 。


子時少陽膽經,自童子 至竅陰。


丑時厥陰肝經,自大敦至期門而終。


經有十二,別絡走三百余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5:38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十二經者,即手足三陰三陽之正經也。


別絡者,除十五絡,又有橫絡、絲絡、孫絡,不知其紀,散走於三百余支之脈也。


正側偃伏,氣血有六百余候。


此言經絡或正或側,或仰或覆,而氣血循行孔穴,一周於身,榮行脈中,三百余候,衛行脈外,三百余候。


手足三陽,手走頭而頭走足;


手足三陰,足走腹而胸走手。


此言經絡陰升陽降氣血出入之機,男女無以異矣。


要識迎隨,須明順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5:50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迎隨者,要和榮衛之流注,經脈之往來也。


明其陰陽之經,逆順而取之。


迎者,以針頭朝其知隨,令氣必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升降上下,源流往來,逆順之道明矣。


況夫陰陽氣血,多少為最。


厥陰太陽,少氣多血;


太陰少陰,少血多氣;


而又氣多血少者,少陽之分;


氣盛血多者,陽明之位。


此言三陰三陽,氣血多少之不同,取之必記為最要也。


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


言用針者,先明正文氣血之多少,次觀針氣之來應也。


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6:01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輕浮、滑虛、慢遲也。


入針之後,值此三者,乃真氣之未到也。


沉重、澀滯、緊實也。


入針之後,值此三者,是正氣之已到也。


既至也,量寒熱而留疾。


留,住也;


疾,速也。


此言正氣既至,必審寒熱而施之。


故經云:刺熱須至寒者,必留針。


穴急捫。


未至也,據虛實而 氣。


此言針氣之未來也。


經云:虛則推內進搓,以補其氣。


實則循捫彈怒,以引其氣。


氣之至,如魚吞釣餌之浮沉;


氣未至,如閉處幽堂之深邃。


邃氣既至,則針自澀緊,似魚吞釣,或沉或浮而動。


其氣不來,針自輕滑,如閉居靜室之中,寂然無所聞也。


氣至速而效速,氣遲至而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6:12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言下針若得氣來速,則病易痊,而效亦速也。


氣若來遲則病難愈,而有不治之憂。


故賦云:氣速效速,氣遲效遲,候之不至,必死無疑矣。


觀夫九針之法,毫針最微,七星可應,眾穴主持。


昔黃帝制九針者,上應天地,下應陰陽四時。


九針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 針以應天,長一寸六分,頭尖末銳,去瀉陽氣。


二曰員針以應地,長一寸六分,針如卵形,楷磨分肉間,不四曰鋒針,以應四時,長一寸六分,刃三隅,以發痼疾。


五曰鈹針,以應五音,長四寸,廣二身微大,以取暴氣。


七曰毫針,以應七星,長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癢,以取痛痹。


八曰長針,以應八風,長七寸,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


九曰大針,以應九野,長四寸,其鋒微員,尖如挺,以瀉機關之水。


九針畢矣。


此言九針之妙,毫針最精,能應七星,又為三百六十穴之備也。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6:23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本形,言針也,針本出於金。


古人以砭石,今人以針代之。


蠲,除也。


邪氣盛,針能除之。


扶,輔也。


正氣衰,針能輔也。


短長水也,有決凝開滯之機。


此言針有長短,猶水之長短也。


人之氣血凝滯而不通,猶水之凝滯而不通也。


水之不通,決之使流於湖海。


氣血不通,針之使周於經絡,故言針應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6:34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


此言木有斜正,而用針亦有或斜或正之不同,刺陽經者,必斜臥其針,無傷其衛;


刺陰分者,必正立其針,毋傷其榮。


故言針應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6:45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口藏比火,進陽補羸。


口藏,以針含於口也。


氣之溫,如火之溫也。


羸,瘦也。


凡欲下針之時,必效仿真人,口溫針暖,使榮衛相接。


進己之陽氣,補彼之瘦弱。


故言針應火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6:55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循機捫而可塞以象土。


循者,用手上下循之,使氣血往來也。


機捫者,針畢以手捫閉其穴,如用土填塞之義。


故言針應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7:08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實應五行而可知。


五行者,金水木火土也。


此結上文,針能應五行之理可知矣。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


言針雖但長一寸六分,能巧運神機之妙,中含水火,回倒陰陽,其理最玄妙也。


或細楨於毫發,同貫多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7:19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楨,針之干也。


岐,氣血往來之路也。


言針之干雖如毫發之微小,能貫通諸經血氣之道路也。


可平五臟之寒熱,能調六腑之虛實。


平,治也;


調,理也。


言針能調治臟腑之疾。


有寒則溫之,有熱則清之。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拘攣閉塞,遣八邪而去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7:29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拘攣者,筋脈之拘束也,閉塞者,氣血不通也。


八邪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也。


言疾有攣閉者,必驅散八風之邪也。


寒熱痛痹,開四關而已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7:41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寒者,身作顫而發寒也。


熱者,身作潮而發熱也。


痛,疼痛也。


痹,麻木也。


四關者,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太衝 合谷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7:52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後入。


即刺也,使本神定而氣隨。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凡用針者,必使患者精神已朝,而後方可入針。


既刺之,必使患者精神才定,而後施針行氣自緊澀,可與依法察虛實而施之。


定腳處,取氣血為主意。


言欲下針之時,必取陰陽氣血多少為主,詳見上文。


下手處,認水木是根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8:05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下手,亦言用針也。


水者,母也。


木者,子也。


是水能生木也。


是故濟母裨其不足,奪子平其有餘。


此言用針必先認子母相生之義。


舉水木而不及土金火者,省文也。


天、地、人三才也。


涌泉同璇璣、百會。


百會一穴在頭,以應乎天;


璇璣一穴在胸,以應乎人;


涌泉二穴在足掌心,以應乎地,是謂三才也。


上、中、下三部也,大包與天樞、地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8:16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大包二穴在乳後,為上部。


天樞二穴在臍傍,為中部。


地機二穴在足 ,為下部。


是謂三部也。


陽蹺、陽維並督脈,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陽蹺脈起於足跟中,循外踝,上入風池。


陽維脈維持諸陽之會。


如腑會太倉之類。


督脈起自腰、腿在表之疾也。


陰蹺、陰維、任、衝、帶,去心腹脅肋在裡之凝。


陰蹺脈,亦起於足跟,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


陰維脈,維持諸陰之交,如足太陰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如系帶也。


言此奇經五脈屬陰,能治心腹脅肋在裡之疾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2:18:28 | 只看該作者

標幽賦


二陵、二蹺、二交,似續而交五大。


二陵者,陰陵,陽陵也。


二蹺者,陰蹺、陽蹺也。


二交者,陰交、陽交也。


續,接續也。


五大者,五體也。


言此六穴,遞相交接於兩手兩足並頭也。


兩間、兩商、兩井,相依而列兩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9:30 , Processed in 0.23437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