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長度理論】 mixinglengththeory
【辭書名稱】力學名詞辭典
本原理是用Eulerian記敘法,說明在亂流中,某些可被輸送的物理量,其輸送過程的性質。
Prandtl對此一重要原理之創立,是根據氣體動力學原理:即由分子傳輸的程序,定得黏性係數及熱傳導係數,則外觀上亂流之擴散或混合作用,當可考慮成了一個相當於分子黏性係數之渦漩黏性係數,或渦漩黏度(eddyviscosity),以及渦漩熱傳導係數,從而可計算出在亂流內某些平均值在空間的分配。
按照氣體動力學,分子動黏度是等於分子速度V之與分子運動之自由徑長的乘積。
同理,Prandtl假定亂流的渦漩黏度,亦可等於亂流紊亂速度v'的,與一個混合長度l的乘積。
此混合長度正相當於分子之自由徑長。
因此,又假定在此混合長度中,某些被輸送的量,是完全據有保守性的。
一般實用上,l係假設為座標空間的函數,因此需對l之變化情形作適當的假定,該項假定,Prandtl以為當較Boussinesq之渦漩黏度ε為易。
曾有許多的混合長度學說遂而成立,是由於所考慮被傳輸的物理量而異。
首先,Prandtl係假設動量是可被傳輸的並且在過程l中,動量是保守不變的,Prandtl就此發展成其「動量輸送學說」,得出其著名的亂流剪力模式:與Boussinesq剪力模式同屬梯度輸送公式化(gradient-transportformulation)的架構,但已將ε置換成l,適用於一般平行亂流運動。
l可同時用於自由亂流及剪力亂流,而對l之假定卻不相同。
至於自由亂流,Prandtl對於l曾假定(一)自由亂流之混合域中,在斷面上l為定值;
(二)l與調混斷面之寬度成正比,從而定得之平均流速分佈,與實驗結果相符。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