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乙未割讓臺澎】 臺灣自三國孫吳遣使開發以來,即是中國領土之一部分。
至近代,經漢人開墾,荷西佔據,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稱,成為東南各省屏藩。
然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向外侵略,其南進政策係向太平洋海島發展,其大陸政策係向中國沿海侵略。
其中以臺灣、福建、朝鮮和東三省最使日本垂涎。
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日本為奪取朝鮮而發動中日甲午戰爭,並以速戰速決方式,強迫中國屈服。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二月,李鴻章與日相伊藤博文會於日本馬關春帆樓。
被迫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其中第二款規定:「清國將臺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永遠讓與日本。」
消息傳來,全國激憤,蓋中國所最不願割讓的是臺灣。
翁同龢等力爭不可棄,臺灣舉人在北京會試,亦上書力爭不可,而臺灣紳民亦電奏清廷挽回,光緒皇帝曾說:「臺灣割,則天下人心皆去。」
乃命李鴻章力爭,結果不獲挽回。
五月十日日本命樺山資紀為臺灣總督,接收臺灣;
清廷則派李鴻章之子李經方為交割臺澎全權委員。
六月一日抵臺,日方不敢登陸接收,李經方亦知臺民痛恨其父子將臺澎拱送日本,唯恐登陸危險,乃在基隆外海三貂角會晤。
翌日,經會談三次,即結束交割手續。
臺灣割日,臺灣同胞首先向清廷抗爭,繼則尋求外援,最後乃獨立自救,掀起激烈抗日運動。
邱逢甲、劉永福等推臺灣巡撫唐景崧為臺灣民主國總統,於五月二十五日宣布成立臺灣民主國,聲明事平後仍歸中國。
民主國既成立,乃電奏清廷,言明「臺灣士民,義不服倭,願為島國,永戴望清」,並對外發表文告,說明他們「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決定「萬眾一心,誓同死守」,臺灣同胞慷慨悲壯,乙未抗日由此開始。
五月二十九日日軍自三貂角附近的澳底登陸,守軍兩營甫經成軍,不戰而退。
日軍續攻九份、瑞芳、拔死猴、頂雙溪、暖暖街。
六月三日得日海軍之助,佔領基隆。
唐景崧見勢,乃微行奔向滬尾(淡水),渡海至廈門。
邱逢甲亦倉皇南下,轉赴大陸,日軍遂於六月七日進佔臺北。
臺北雖淪陷,然臺北以南的抗日怒潮方興未艾,並公推黑旗將軍劉永福為大總統,劉謂:「我中國人也,生當國家危亡之秋,惟以拒敵保民為己任,至於名位本不在意。」
劉永福毅然出面領導,在臺南佈署軍政,繼續抗日。
日軍既佔臺北,一面侵擾臺北附近各地,排除簡大獅等義軍的抵抗,分兵進取淡水、宜蘭;
另一面則集合兵力,計劃南侵。
六月二十三日劉永福與官兵紳民,登臺歃血,立盟書,以不要錢、不要命、不要官,甘苦與共,戮力同心相誓,於是島內義軍,四起響應。
同日日軍攻下宜蘭,繼續南下攻新竹,卻被阻於此達兩個月。
抗戰之士,半為義軍,以胡嘉猷、吳湯興、姜紹祖等最著。
新竹破,姜紹祖戰死,逼苗栗,吳彭年以一書生率數百之旅,出援臺中,激戰數陣,竟以身殉。
八月二十一日攻八卦山,為乙未抗日戰爭中,戰鬥最為激烈者,義軍死傷,亦最為慘重,李士炳、吳湯興等陣亡。
九月日軍入雲林,十月陷嘉義,總兵柏正才及徐驤戰死,日方傷亡亦大。
十月中旬,日援軍由布袋嘴及枋寮登陸,分三路進攻臺南,使臺南陷入重圍。
劉永福知事不可為,「孤臣無力可回天」,十九日走安平,乘英商船以去。
二十一日日軍入臺南城,臺灣至是方被日人完全侵佔。
日本自五月二十九日登陸,至十月十九日佔領全臺止,付出很大的代價。
除作戰死,四千八百餘日軍外,更損失了高級將領山根信成少將與近衛師團長能久親王。
十一月二十日樺山資紀以為局勢已定,乃在臺北舉行所謂「全臺平定祝賀會」,未料一個多月後,各地反日運動又猛烈的爆發開來。
北部的反日運動,先後在基隆、台北、宜蘭、淡水、金包里、新竹各地發動,使北部日人不得安枕,歷三四年之久。
中部抗日運動,奮鬥了七八年,始為日本武力所摧殘。
南部抗日,遍及各地,亦奮鬥六七年始完全失敗。
然日本不敢再使用屠殺擄掠的殘酷統治,改用懷柔政策。
由於中華民族意識的堅強,自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又開始第二期武裝抗日運動,至民國四年,新竹的蔡清琳,南投的劉乾,嘉義的黃朝與黃老鉗先後兵敗而死。
民國二年,苗栗羅福星乃奉國父之命,來臺策動革命。
其後又有嘉義羅嗅頭,臺南余清芳、羅俊、江定,以及民國二十三年,大甲曾宗、陳發森、陳宗魁、蔡淑悔的壯烈犧牲。
其他政治與文化方面的反日運動,在日據時期,亦始終未停止過,如宜蘭蔣渭水因團結臺灣革命青年而奔走,先後受日人逮捕達十餘次之多。
凡此種種,皆足表現臺灣同胞的民族精神。
但臺灣與大陸原不可分割,臺灣與大陸之命運息息相關,後因大陸之八年抗戰,使臺灣擺脫日本桎梏,重回祖國懷抱。
自乙未割臺至臺灣光復,五十年間的日據時期,臺灣同胞抗日運動,屢仆屢起,先後達一百餘次。
其轟轟烈烈的愛國革命精神,及至大至剛的浩然民族正氣,當永垂青史。
(葉龍彥)馬關會議,李鴻章以頭等全權大臣,與日本代表伊藤博文、陸奧宗光舉行於春帆樓。
光緒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開第一次會議,及第三次會議畢,李鴻章被日人刺客小山豐太郎槍傷。
未兩旬又忍痛繼續辯難。
李鴻章將交涉結果,上電報稱博文覆電。
詞意決絕,德國又疑中國陰令臺民叛拒,恐致搆兵等語。
清廷雖云「宗社為重,邊檄為輕」依然「君臣相顧揮涕」。
該條約於四月初八日批准,十四日換約。
割臺議起,舉國痛憤,廷臣疆吏,群起呼籲,有云:「若臺灣不保,失去民心,誰與守國?」
「如割臺,不出十年,恐欲為小朝廷而不可得。」
訂約之後,編修柯紹忞等八十餘人聯請勿予批准。
祭酒陸潤庠、國子監肄業生等亦上摺爭議。
時值會試,舉人康有為、梁啟超發動廣東、湖南、四川、江蘇、奉天、湖北、山東、江西、河南、浙江等省舉人上書,并會議拒約自強,而臺灣官民誓不服倭,反對尤烈。
臺北陷落,臺南紳民奉劉永福抗戰,內渡官員更以書勸其稱號民舉總統,以持全局,而固外援。
時永福任欽差幫辦臺灣防務、記名提督軍門、廣東南澳鎮總兵、兼署福建臺灣鎮篆稱,但願以其身分,衛土保民。
樺山資紀慕永福忠義,雄才碩望,爰致書議和,請其遵奉清帝旨意,當優禮送歸故國,永福權宜答以邊圉之臣,末奉朝諭,不當擅棄守土,況百姓食毛踐土有年,遮道攀轅,涕泣請命,若未奉帝旨,唯有繼續守土保民。
訊布中原,張之洞、譚鍾麟等疆臣,深受感動,謀所援助,海內豪傑,渡海投效,臺灣各地義軍,亦相繼起。
而日軍援至南侵,總兵吳光亮、副將楊載雲、義軍胡阿錦、姜紹祖、鐘石妹、吳湯興、徐驤,沿途猛予阻擊。
資紀初謀自海上襲安平,下臺南,而據全臺。
惟遇強力抵抗,臺北震動。
七月二日電日乞師,同時致書永福議和。
此後,臺灣官兵義勇,浴血抗戰,事多壯烈,反攻新竹,義僕杜姜,代主姜紹祖成仁,紹祖復戰死,八卦山堅守,吳彭年、吳湯興俱亡,湯興妻吳黃賢妹,自縊以殉。
大莆林告捷、楊泗洪犧牲,嘉義決戰,總兵柏正才、徐驤死亡。
萬千士兵義勇,北首爭死敵,轉鬥百數里。
(周雪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