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哲學人類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5 15:5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哲學人類學

 

哲學人類學是哲學上有關「人是什麼」的學說,是當代哲學主要領域之一。

 

人對自己的想法,雖現在才有廣泛與系統的論述,在過去的藝術、宗教、科學、技術,與哲學中,已可多少看出。

 

就西洋哲學而言,自古代到西元十九世紀,人的本質,不是專門獨立的題目,而是包涵於形上學、認識論、倫理學、美學與神學等問題之內。

 

近代由笛卡兒(R.Descartes)創始,經過康德(I.Kant),接由德國觀念論發展的「意識哲學」孕育「人」後來成為哲學中心問題的可能性。

 

康德提出三大問題:「我能知道什麼」,「我應當做什麼」,「我可以希望什麼」,並認為這些都可匯合於「人是什麼」的問題。

 

「意識」(我、主觀、理性、精神或思想)使知識、道德行為與信仰成為可能。

 

「人」就是「意識」。

 

因此,康德認為:理論(認識論)、實踐(倫理學)與宗教(神學)都可歸繫於人的問題。

 

康德思想是「我」與「世界」(客觀、自然或存在)相對立的二元論。

 

德國觀念論者意圖連結與統一兩者。

 

菲希特(I.H.Fichte)從「我」出發,使「非我」(世界、自然)歸源於「我」;

 

謝林(F.W.Schelling)從精神的「自然」出發,使其與「理性」成為同一;

 

黑格爾(G.W.F.Hegel)從「絕對精神」出發,將一切生成與形態看作是其發展與表現。

 

在十九世紀社會、經濟與宗教背景之下,哲學家批評上述強調「意識」或「精神」的「觀念論」思想,而力主要回到「人的實在」。

 

費埃巴哈(L.Feuerbach)將宗教還原於人類需要,並視「感性」為「人的實在」。

 

馬克斯(K.Marx)認為,「人的實在」在於其社會與經濟的關係中。

 

齊克果(S.Kierkegaard)以為,「人的實在」存見於個人主觀的感覺或心情中。

 

依尼采(F.Nietzsche)看來,「權力意志」表現「人的實在」。

 

他們共同反對「超經驗的實在」,而要從「人的實在」來看人。

 

他們以為,傳統的哲學與神學使人與自己的「實在」疏遠,而此「疏隔」狀況可藉「人類學的還原」,也即藉將一切歸繫於人,把人帶回人的實在,而予解消。

 

到了二十世紀,哲學人類學不再是一種與其他哲學題目並立,而是中心的、根本的題目。

 

現在哲學人類學已不站在批判形上學與神學的立場。

 

其代表學者,如謝勒(M.Scheler)、普勒斯那(H.Plessner)、格仁(A.Gehelen)、普特曼(A.Portmann)、李德(Th.Litt)、羅德哈柯(E.Rothacker)、,朗自曼(M.Landmann)…等,所要了解的,不僅是人的本質,也包括人的生命(生活)意義。

 

他們一方面繼承浪漫主義與生命哲學的「非合理主義」思想,而反對合理與機械主義的對人的看法;

 

另一方面受到生物學的影響,而從人與動物的差別、人的「本能缺乏性」,與「世界開放性」,更從自由性、歷史性,或「文化創造性」等來探討人生命(生活)的基本特質、條件、結構與法則等,並圖使此有關人本質的思想,成為其他哲學領域的基礎學理。

 

(鄭重信)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31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12:46 , Processed in 0.3281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