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海洋●年齡形質測定】 利用魚類等生物之硬部分,如鱗片、耳石、硬、軟鰭棘、脊椎骨、鰓蓋、耳栓、鎖骨、上後頭骨等年齡形質(AgeCharacter)之生長情形,來判別魚類等之年齡及族郡種類之方法,稱之為(年齡)形質測定。
年齡形質之判定必先認定:一、形質記號(年輪)形成時間之追求:判定一年中有幾個記號(AnnualMark)形成。
不同種甚至不同族群之魚,其年輪形成之時間常有很大差別,有的一年一個,有的兩個或三、四個,依種類、族群常不同,故研究某種魚時,對其一年中能形成幾個記號應先知道。
二、年輪因易與產卵、迴遊、受傷等所生之記號混淆,故必須能分辨之。
三、因年輪之形成與生長有密切之關係,故由生長曲線可判別年輪(形質記號)之正誤。
諸年齡形質:一、鱗片:在較高等之硬骨魚類言,大部分鱗片之上部均覆以生長線(Circuli),這些生長線大多圈繞著一點,稱焦點。
判斷鱗片之年輪依據以下各種鱗相而定:(一)稀疏與緊密生長線交替產生,則在緊密生長線外緣可視為年輪之產生,(二)生長線邊緣有不連續之現象產生,(三)生長線有相交之現象,(四)生長線成波浪形彎曲的現象,(五)生長線有重疊之現象;
以上均可視為年輪之形成。
年輪形成之主因與(一)水溫(季節)之變化,(二)餌料量變化,(三)水溫及餌料量兩者之變化有關。
但產卵、傷跡、迴遊及其它之環境變化均可形成類似年輪之記號,故必須詳加判別以免有誤。
二、耳石:魚體之成長與鱗片成長、耳石之成長間有密切的關係。
耳石有圓形、橢圓形、扇形、稜形、方形、介殼形等等。
一般言,透明的生長帶只在夏末形成,不透明成長帶於春天形成,越是高齡的魚,不透明帶形成的時間越遲。
三、由鰓蓋及其它骨質之年齡形質來判定年輪:生長線多為夏稀而冬密,因此形成較寬的夏季不透明帶及冬季較狹透明帶,如此兩者交換形成即可判定年輪。
年齡形質測定所得之資料與體重、體長等之資料互相參考,可以得到族群構造、成熟時間之測定(成熟年齡)生活史、生存率、成長率、和生產量等資料,其用途很多,但因(一)各測定人之主觀之影響,(二)測量之不夠精確,(三)捕獲所測之魚之地點有兩族群相混(Overlap)之現象產生,故往往所求出之結果會有誤差產生,此種誤差之判定需與體長、體重之測量、標識放流、飼育法、連續採集法等互相對照,以求得其正確之判斷。
(孫寧)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