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2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社區研究】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5 09:4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社區研究

 

世界上任何生物是互相關聯和依賴,如將其生活場所縮小為一定的地區,則此種交互關係的表現,自然更加親近和明顯,形成一個封閉體系。

 

該地區的各生物群體(在人類稱為「人口」),都捲入競爭又合作的過程中。

 

如此一群居住者(Habitant)及其居住之所(Habitat)所構成的一個單位,稱之為「社區」(Community)。

 

社會學家派克(R.E.Park)為社區列舉三項重要特質:一、一個依地域而組織的生物群體,二、此一生物群體所佔據的土地,幾乎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關係,三、生物群體的組成單體,生活在互相依賴的關係之中,此種關係的性質,是共生的(Symbiotic),而不是社會的(Social)。

 

人口與社區(即人口的生活場所)之間的關係,大致是相同的,其差別在於:一、人不像動植物那樣直接依賴其物質環境。

 

以可動性(Mobility)這一點來說,植物最小,動物居中,人類最大。

 

因此人類不必固著於一地一處。

 

世界性的分工,在個人與其物質環境之間,有他人介入斡旋。

 

人類能經由貨物及勞務之交換而減輕對當地資源的依賴程度。

 

二、人類能利用各種物質的與非物質的發明品,增進其對當地及外地的適當能力,並作積極的改進,甚至重新締造,以符合人意。

 

三、人類將其共生性社區,建立於以風俗、規範、法律等為基礎的制度結構之上。

 

人類的社區是雙層組織:一是生物層,一是文化層。

 

生物層所包含者,是在生存鬥爭之時,不必經過思考的各種原基適應行為。

 

此層的性質是「次社會的」(Sub-social),以本能與反射為主,立基於共生關係之上,經由競爭合作過程,以決定個人在社區內的空間分布。

 

文化層立基於溝通(Communication)和共識(Consensus)之上,其性質是「社會的」(Social)。

 

用習俗、諒解、法律等,對競爭加以限制,代之以更有效的合作。

 

人類是合群而居,以社區為單位來了解人類社會及其問題,古已有之,但至十九世紀末葉,才開始對社區作有系統的研究,採用科學的探究方法,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茲以西元一九二○年為界,將社區研究分為前後兩期:一、前期:在十九世紀之末,歐美新興工業城市內的一般民眾,貧窮困扼,處境堪憐,古道熱腸的社會改革家,乃調查其真實慘況,揭露各種社會病態,冀促起社區福利之重視。

 

如布斯(Booth)的「倫敦居民的生活與勞動」(LifeandLaborofthePeopleofLondon)、烏滋(Woods)的「城市荒蕪」(TheCityWilderness)、施丹芬(Steffens)「城市蒙羞」(TheShameoftheCity)等,都是社會改革家所作的調查研究,引發熱烈的社會改革運動,並促成社區研究的普遍化,並在蒐集社區生活資料的技術和方法上,亦有很大的貢獻,但其缺點是僅能揭發病態,而未找出病因,想要進一步知道甚麼因素造成各種不良的情況,便無法從這些調查研究中獲得答案。

 

二、後期:把真正的科學態度帶至社區研究之中,最先是人文地理學家和民族學家,次為動植物生態學家,最後是社會學家。

 

目的在了解社區的結構與問題,並解析其因果關係。

 

研究者純從客觀立場,對於社區現象作冷靜的科學分析,並不抱有改良社會的熱忱和期望。

 

在一九二○年以前。

 

除社會改革家在進行社區調查以外,社會學家中的季亭史(Giddings)、派克等,極力倡導以都市社區作為社會學的實驗室。

 

季氏門人蓋爾平(Galpin)於一九一四年出版之「農業社區之社會解剖」(TheSocialAnatomyofanagriculturalCommunity),對社區研究有極大的貫獻。

 

派氏受其影響,次年發表一篇論文「城市:為在城市環境內作人類行為研究之建議」(TheCity:SuggestionsforInvestigationofHumanBehaviorintheCityEnvironment),引起熱烈反應。

 

在他的倡導下,芝加哥一群社會學家於一九一二三年組成「地方社區研究委員會」,以從事於芝城的實地研究,陸續出版其報告專論,其他許多社區研究相繼而起,蔚然成風,迄今方興未艾。

 

(朱岑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93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14:16 , Processed in 0.12499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