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醫學●四診八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5 09:37: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醫學●四診八綱

 

四診者,望色、聞聲、問證、切脈之法也,即望、聞、問、切之道。

 

為醫者,由是而學,洞悉其妙而無難也。

 

望乃目察,聞以耳察,問以言察,切以指察,明於此識病源矣。

 

能合色脈,以策萬全,此乃望、聞、問、切識病要道。

 

經云:「望而知之,謂之神,是以目察五色;

 

聞而知之,謂之聖,是以耳識五音;

 

問而知之,謂之工,是以言察五病;

 

切而知之,謂之巧,是以指別五脈;

 

乃診病之要道。

 

醫者明此,參合互用可知萬病之源,統攝生理總體,以之療治,自無不當也。」

 

識病要用以上方法把病人內傷、外感、表裏、寒熱、虛實,大勢辨得明白。

 

診脈要色脈相合,這是最要緊訣竅,也是辨症之法。

 

望診五色者,青、黃、赤、白、黑也;

 

病人面黃目赤、面白目黑,這都是好氣色,黃是土色,脾胃屬土,為人後天之本,病重尚可醫治,若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白、面黑目白,這都是難治之病,有黑色出現都是不好。

 

聞診者五音當明,聲為音本,音以聲生,聲韻之名,宮、商、角、徵、羽也。

 

此明五音,乃天地正氣,人之有聲而後有音,聲之餘韻,則為音。

 

五色、五音皆通乎五臟;

 

角屬木通乎肝,徵屬火通乎心,宮屬土通乎脾,商屬金通乎肺,羽屬木通乎腎。

 

喜心所感,忻散之聲;

 

怒心所感,忿厲之聲;

 

哀心所感,悲嘶之聲;

 

樂心所感,舒緩之聲;

 

敬心所感,正肅之聲;

 

愛心所感,溫和之聲;

 

五聲之變,則病生,醫者類推知之。

 

問診:聲色既詳,問亦當知,因而得其情也,知病情之起止寒熱,可以辨病在表在裏。

 

問病發汗情形,是否發汗後熱仍存,知藥力不足,或表汗不得其時。

 

問其飲食可知內傷外感之由,內傷者少食,外感者能食,乏味而矣。

 

問二便通不通,照常知內中無病,病在表分胸部如開爽病在上焦,虛邪病在中焦是實邪,口渴是熱或是傷食。

 

婦人女子問她月經,若月經不來,六脈又無病(平脈),便是身孕,不可作病醫。

 

餘如男子病一樣看法,百病之常晝安朝輕,夕如夜甚,正邪進退,潮作之時,精神為貴不衰者實,因弱虛累,此以問知。

 

診脈(切):為血府,百體貫通,寸口動,大會朝宗,者血之府,周身血,由此運行,故百體貫通。

 

難經曰十二經中皆有動,獨取寸口以決死生,寸口者左右寸關尺肺動脈大要會也。

 

診人之脈,高骨上取,因何名關,界乎寸、尺。

 

凡診人之脈,先自平息,令仰其手,視掌後高骨隆起,即是關部脈也,醫者覆手取之,先將中指取定關部,方下前後二指於寸尺之上,病人長則下指宜,病人短則下指宜密,因其界乎寸尺二部之間,故名曰關;

 

從高骨上至魚際長一寸,因此命為寸;

 

從高骨下至尺澤長一尺,命名尺。

 

寸部候上均為陽也,尺部候下故為陰也。

 

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關脾胃,左肝膈膽,三部三焦,兩尺兩腎,左小腸膀胱,右大腸認,右寸浮候胸中,沈以候肺,左寸浮候膻中,沈以候心,右關浮以候胃,沈以候脾,左關浮候膈膽,沈以候肝,兩尺沈俱候腎,左尺浮候小腸膀胱,右尺浮候大腸,膻中即色絡也。

 

五臟皆一,惟腎有二,故曰兩尺候兩腎也,命門屬腎生氣之厚,人無尺必死不痊。

 

男左大順,女右大宜,男尺恆虛,女尺恆實。

 

醫者調勻氣息,一呼脈再至,一吸再至,呼吸定息,來四至,乃和平之準則也,何以五至無,人之氣息,時長時短,凡鼓三息,必有一息之長,名為太息,必以四至為平,五至便為太過,性急之人脈以急,一息三至為遲緩而不及,遲主冷病,一息六至太過,主熱,七至、八至、九至轉熱,一至、二至遲冷,皆死也。

 

診脈道理最精最細,研幾非深臨症甚少,總是難得明白,只要把浮沈遲數認得清楚,也就有了頭緒了,浮沈遲數有緩字在內就是有神,即胃氣,病勢甚重也會好,如無胃氣,病勢雖輕,亦可怕。

 

總而言之,有胃氣纔有生機,脈從形象辨認,浮在上面,一按即得,輕按有餘,重按不足,病在表分;

 

沈在下面,輕取不見,重按乃得,病在裏分;

 

遲脈象為不及,往來遲慢;

 

數脈象為太過,往來越度,一息六至;

 

餘脈敘其要者,宜細察之,臨症既久可以辨別。

 

微脈似有若無,實而有力,弦如弓弦,濇脈,艱濇,緊脈彈索,牢則堅實,小脈比細大,細則如絲,長過本位,弱脈無力如綿,芤脈中空,散若飛花,洪脈則大,促脈數中一止,動如豆粒,虛脈散而無力,短則不本位,滑如珠走盤,革如按鼓皮,濡若浮萍,伏重按則見,代數動一止。

 

八綱:為用陰陽、表裏、寒熱、虛實,來作辨證之綱領,臨床診治,必須運用,而能將症狀、病變情況,分析推論清楚。

 

陰陽可謂綱領要點,餘三項則演繹稱為六變,邪正消長,可謂根據推論,包括體表與體內之相互關係,辨別表裏而施治,由寒熱、虛實來觀察,確定具體治病方法,擬其本,配合表裏、虛實、寒熱錯綜雜症之療法。

 

陰陽:天地生化之源,萬物生化不息之機。

 

內經云:「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綱紀,變化之父母。」

 

人體則外為陽、內為陰,人體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臟為陰、腑為陽;

 

此謂陽氣在身如天與日不可分離,其功能為熱能氣化,平衡者正常健康,失常者生病,陰勝陽則陽病,陽勝陰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此以陰陽代表寒溫。

 

辨別陰陽,為診治之大綱,凡病之熱者為陽,寒者為陰,實在為陽,虛者為陰,此醫理之源也。

 

表裏:係審視病人身內外情況,邪在內,或病在外,內為裏,外為表,如風寒入侵,體溫不能調節,是為表症,排洩系統失調,是為裏症。

 

有表裏見症,亦有半表半裏者,侵入人體外邪未表出,或傳經者,如臨半表半裏。

 

寒熱:為體溫之變化,察病之輕重,寒則體溫散失,熱則體溫增高,寒則不渴,脈遲,熱則脈速,口渴,已有寒熱因症而上下錯雜也。

 

虛實:為辨別人體之強弱盛衰而言。

 

正邪衰為虛,實指邪,邪盛氣虛,不能維持正常為虛,邪滯為實,神疲乏力為虛,痰多氣壅為實。

 

(陸鶴)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91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1 11:20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