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中央銀行利率】 利率政策為中央銀行調節金融之主要工具之一,係藉貼放利率之調整,以影響銀行業的融資成本,進而影響其融資意願與貸放利率。
中央銀行貼放利率之調整胥視金融情況而定。
見圖1。
就民國五十年七月,中央銀行在臺復業後,對銀行業貼放利率的變動情形觀察(參閱附圖及附表),十九年來,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五十年七月一日至六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屬持續向低調整的階段。
主要原因為此段期間國內之物價相當穩定,為減輕工商業之成本,協助經濟發展,乃逐步小幅向低調整。
其間祇於五十七年八月十二日,為遏止銀行信用過度擴充,減輕物價上漲之壓力,曾一度將貼放利率調升。
第二階段為六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至六十三年九月十八日,屬次第調高之階段。
主要原因為此段期間內,全世界普遍遭受通貨膨脹之肆虐,各國為克服通貨膨脹,紛紛將利率提高到戰後之空前高峰。
我國亦因物價水準大幅躍升,貨幣供給額年增率居高不下,為緊縮信用,抑制通貨膨脹,利率遂亦向上調整。
其中又以六十七年一月二十七日為配合「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所作之調升,幅度最大。
第三階段為六十三年九月十九日至六十八年五月十五日,利率又恢復逐步向低調整。
其原因主要為自六十三年一月二十七日大幅調升後,整個世界之經濟因能源危機而陷於衰退不振之情況,我國產品外銷嚴重受挫,國內廠商資金週轉困難,為減輕工商界利息負擔,降低產品成本以促進外銷,俾我國經濟能及早脫離困境,遂逐步向低調整。
第四階段為六十八年五月十六日後迄今,由於國內物價上升又有加速跡象,為抑制通貨膨脹,乃再度將貼放利率調高。
綜觀這十九年來中央銀行利率政策之運用,可知其主要目標不外在穩定物價與促進經濟發展,而當這兩者無法兼顧時,則以穩定為優先。
這也是造成以往利率變動趨勢,就長期而言係屬向低調整,就短期而言,偶而亦會向上調整之原因。
(彭淮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