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英文●美國公路】 當移民初抵美洲,多集居於海岸與河岸,此時水運比較發達,內陸運輸僅賴徒步與騎馬,加以內陸尚少開發,僅有越野小道。
一、首度公路建設:西元一七九○年代起之公路建設,首先由私人企業發起,在東北各州建設了不少收費公路(Turnpikes);
逐漸地由於一般人意識到國家發展與公路運輸息息相關,又由於私人企業籌集公路建設經費不易,所以在一七九七年,國會通過國家公路(NationalPike)建設方案,一八○六至一八三八年間耗用了八百六十萬美元之建路經費。
一八八二年,傑克遜(AndrewJackson)當選總統,他認為聯邦政府不宜花經費於公路建設,放棄建設方案。
又隨內河運輸與鐵路運輸之興起,各州亦停止公路建設。
二、二度公路建設:一八九○年代,鐵路業者、農民、腳踏車騎士與業者相繼呼籲公路建設。
鐵路業者希望公路配合鐵路車站之當地運輸;
農民希望改善公路促進農產運銷;
腳踏車騎士希望有便利之公路;
業者希望增加銷售量;
一九○○年代汽車出現,又增加了一股促進的力量。
一九一五年,已有四十五個州通過輔助公路建設方案,其中四十個州設立了公路部門,二十五個州設定了公路系統。
至一九一六年,國會亦通過了五年內提供七千五百萬美元之輔助公路建設方案。
一九二○年,更通過了公路輔助法案(HighwayAidAct),以燃料稅等經費,支持完成改進公路系統。
三、汽車使用與蕭條後的建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公路系統的改進與汽車的廣泛接受,興起了公路運輸業。
一九三○年代蕭條後的建設。
因為公路建設可增進就業與所得水準,龐大的經費加速了公路建設。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停頓與戰後的擴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汽油配給、行動受限等因素,公路建設與公路運輸的發展暫告停頓,幾年戰爭使公路與公路運輸設備均屆更新之年,因此造成了戰後的擴大建設。
一九四四年,有人提出設立公路建設基金與興建高級州際公路計畫。
但直到一九五六年此計畫才開始實行,聯邦提供百分之九十的建路經費,當地政府提供百分之十。
因此,四萬二千五百英里現代化公路系統建立,並使美國成為公路王國(ANationonWheel)。
(唐富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