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 Precipitation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即是大氣中的水汽變成水滴或冰晶降落至地面的現象。
首先大氣中的水汽透過凝結作用形成雲,然後雲再經過其他的物理作用才會形成降水,所以降水是由雲中水滴或冰晶形成的,不過大氣中大部分的雲卻不一定會形成降水。
在正常情況下,大氣中水汽凝結形成的雲滴非常小,在大氣的湍流和對流作用下,雲滴僅能飄浮在空中,是無法降落到地面的。
即使在靜止大氣中,小雲滴在還未降落到地面之前,也會因蒸發作用而變成水汽。
所以大氣中的水汽要形成降水,除凝結作用外,還要有其他的物理作用,主要的物理作用有二,為冰晶作用和碰撞合併作用。
經過這兩種物理作用,大氣中的雲滴才會增大變成水滴,才有機會降落至地表。
大氣的上升作用是形成降水的最重要原因,根據上升作用的差異,降水可以分為四大類,為對流降水(convectiveprecipitation)、地形降水(orographicprecipitation)、鋒面降水(frontalprecipitation)和氣旋降水(cyclonicprecipitation)。
降水有固態和液態之分,固態的降水有雪和雹等,液態者以雨為主。
在所有的降水形態中,中低緯度地區是以雨為主;
極地、高緯和高山地區是以雪為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