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日知錄】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 23:3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日知錄

 

日知錄,書名,明遺民顧炎武撰。

 

全書三十二卷,顧氏自謂:「別著日知錄,上篇經術,中篇治道,下篇博聞,共三十餘卷。

 

有王者起,將以見諸行事,以躋斯世於治世之隆,而未敢為今人道也。

 

向時所傳刻本,乃其緒餘耳。」

 

(見顧氏與友人書第二十五)所謂向時所傳刻本,當指早年初刻未全之本。

 

又所謂下篇博聞,乃民間日常生活、政情風俗、社會萬象,與人民生活有密切關係之事。

 

今按,此書體裁,為顧氏讀書筆記經整理選擇,復加以遊歷考查所得,編撰而成書。

 

全以國計民生、宏揚固有文化為宗旨。

 

雖屬讀書時隨手札記,殆無一字虛語。

 

正如其初版自序中所謂:「…若其所欲明學術,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之事,則有不盡於是刻者。

 

須絕筆之後,藏之名山,以待撫世宰物者之求。

 

其無以是刻之陋而棄之,則幸甚。」

 

揆其用心,有類司馬遷之於其所著史記,亦欲以「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其用心之深遠,前賢後哲,如出一轍。

 

顧氏與友人書第十,有謂:「…承問日知錄又成幾卷?

 

蓋期之廢銅(按,指抄襲成說)。

 

而某自別來一載,早夜誦讀,反覆尋究,僅得十餘條,然庶幾采山之銅也(按,指自創之新見)。」

 

由此可見其為學態度之謹嚴!

 

顧氏歿後,門人潘耒(次耕)彙刻行世。

 

黃汝成為之集釋,傳衍至今,為士林所推重。

 

不料本書通行已久之後,忽於民國二十二年,張繼(溥泉)先生無意中在北平購得原抄本日知錄。

 

持與通行本對勘,竟多出數篇:納公孫寧儀行父於陳、素夷狄行乎夷狄、心學、胡服…等。

 

又書中稱謂亦多不同,如稱明曰本朝、明太祖稱我太祖、崇禎曰先帝、明初曰國初…等。

 

又原抄本中曰胡,曰虜,通行本則改為邊、塞、外國。

 

中原左衽改為中原塗炭。

 

前後比觀,原抄本表現著民族立場、敵我陣線;

 

指清為胡、為虜、為敵,明為我。

 

所表現之春秋精神、民族立場,明朗而堅定,極富教育價值。

 

清人刻書,為免避禍,遂不得不刪削改竄,而作者真精神,為之沈埋者,近三百年。

 

原抄本之發現,為顧氏之幸,亦民族之幸。

 

張繼先生阻於抗戰戡亂,未遑付印而歸道山。

 

張夫人崔震華女士攜原抄本來臺,囑東海大學教授徐文珊點校斷句考證。

 

然後自節廉俸付梓發行。

 

民國四十七年明倫出版社出版,內附章太炎、黃侃、張繼序文,及黃侃、張繼校記,于右任題寫封面,徐文珊撰寫初版敘例、再版贅言、校記補。

 

並代崔震華作跋,另作「原抄本日知錄評介」附再版之末。

 

出版後士林稱快。

 

(徐文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2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21:4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