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四句教】 王陽明五十六歲(明世宗嘉靖六年,西元一五二七年)出發征思田之前夕,與弟子錢緒山、王龍溪二人論內聖成德之學,留下四句話頭作為宗旨,是即所謂「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第一句「無善無惡心之體」:此句是歷來引起誤會與爭議之所在。
吾人須知,「心體」乃是「理」,不是「事」。
事有相,而理沒有相。
理自無不善,但卻沒有「善相」可見,當然更沒有「惡相」。
沒有「善惡之相」的心體,乃是超越了相對的善惡,化除了善相惡相的、絕對至善的心體。
故陽明又說:「無善無惡,是謂至善。」
而所謂無善無惡的「無」,乃是遮撥之詞。
亦唯有遮撥掉相對的、從事上說的善惡,纔能透顯那絕對的、從理上說的至善的心體,此便是陽明說「無善無惡心之體」的本意(按:「性體至善,超善惡相」,乃儒家言心言性之大義;
人或以告子「性無善無不善」之說,與陽明此句相比附,那當然是不明義理之實而滋生的誤會)。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依陽明,「意」是心之所發;
心體上沒有善惡之相,但到意念發動時卻有善惡之分。
因為心之發為意念,往往牽連於軀殼(氣質欲望)而有分化:順軀殼起念為「惡」,不順軀殼起念為「善」。
前者(惡之意)是心體受了氣質欲念之阻隔陷溺而被歪曲,後者(善之意)則是心體從氣質欲念之陷溺蒙蔽中躍起來,而如其本性以呈現。
意之動既有善惡之分,故工夫唯在心之發動處著力。
故陽明曰:「工夫到誠意,纔有著落。」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陽明大學古本序云:「至善者,心之本體也。
動而後有不善,而本體之知未嘗不知也。」
本體之知,即是良知。
心意發動處的善惡,只有自己的良知知之,此乃「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者」。
所謂「致良知」,即是把這知善知惡的良知擴充出來,以是是而非非、好善而惡惡;
使心之所發的意念只有善而無惡,使惡念在良知之「致」中,隨時消化於無形。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依陽明,「意之所在便是物」。
物,即是意念所涉及的一一之行為或一件件之事。
吾心之良知不但知善知惡,而且好善惡惡;
由好善而「為善」,由惡惡而「去惡」,此便是致知以格物。
格者,正也(使不正歸於正)。
格物,即是以良知之天理、正意之所在的物,使事事物物皆在良知天理之鑒照潤澤中,而表現為具體的善行善事。
如此,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皆得其正矣。
(蔡仁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