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譜牒】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3:47: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譜牒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譜牒指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譜。

 

通常稱家譜、族譜。

 

它的名稱和種類很多,如宗譜、家乘、支譜、世譜、世系錄、通譜、總譜、會譜等。

 

譜牒起源很早,在原始氏族社會中,以血綠親屬關係結合在一起,成為社會組織的基本聚居單位,即氏族公社。

 

氏族成員出自一個祖先,他們因為血緣親屬關係,居住在同一地區內,因而出現許多的家族、氏族村落。

 

每一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稱和徽號,其目的在於保存和流傳具有這一名稱、徽號的全體氏族成員的共同世系,以便區別於其他世族。

 

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確立了王位世襲制。

 

〔史記.夏本紀〕記述了夏朝世系,自禹至桀14世17帝。

 

據〔殷虛卜辭綜述〕,商代「表譜刻辭」有干支表、祀譜、家譜。

 

兩漢時期,編修譜牒之風,頗為盛行。

 

漢司馬遷以先秦譜牒作為寫作〔史記〕的重要依據。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族望門第為重,鄭樵〔通志.氏族略〕云:「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

 

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

 

隋唐時,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開始以才選人,推行科舉制度,任官不再以譜牒作為依據,譜牒的作用,漸趨下降。

 

唐代的譜姓之學,史官撰述的較多,其中又以族姓為主,也有專論家史的。

 

自宋以後,地方大姓之族譜較之前代,發生重大變化。

 

官府不再組織修撰譜牒,也不再作為重要檔案文獻鄭重保管(皇族玉牒除外)。

 

譜牒作為家族檔案,分散保存於地方大姓之祠堂或私人手中。

 

士大夫及學者,十分重視譜牒,鄭樵〔通志〕十二略,首著〔氏族略〕,對譜牒之學,推源序流,又把譜系細分為帝系、皇族、總譜、韻譜、郡譜、家譜6種。

 

同時地方名族大姓,盛行修譜之風,形式和內容也有變化和發展。

 

由於兵燹、火災等原因,元明時期之譜牒,今已不多見。

 

現存譜牒,以清代,民國為多,約40,000多種。

 

較為完整的族譜,包括族規、族約、族產、譜系、傳記、族人著述以及人口遷徙、氏族繁衍等,有詳有略,可以彌補正史和方志之不足,故具較大史料價值。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02:43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