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裝置】 StorageDevice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儲存裝置是一種磁性或光學的裝置,可以載入、保存以及讀取資料的設備。
大型電腦往往必須存取上億個字元,為了有效管理及運用,對於儲存裝置必須畫分層級,大致上可分為主儲存體、副儲存體:(一)主儲存體(PrimaryStorage):又稱主記憶體(MainMemory)或內部記憶體(InternalStorage),由於主儲存體上直接與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ProcessingUnit,簡稱CPU)相連接,因此能進行高速資料處理,但容量有限,所以只能用來存放一些供CPU執行的程式。
目前電腦之主儲存體大都採用以半導體做為記憶元件的半導體記憶體,這是一種由矽晶片製成的積體電路,以導電及不導電的狀態來儲存資料。
半導體記憶體依其儲存資料的永恆性,可分為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Memory,簡稱RAM)與唯讀記憶體(ReadOnlyMemory,簡稱ROM),RAM是一種可任意讀取或寫入的記憶體,通常用來存放使用者的程式或資料,然後由CPU讀取指令執行,當電源關掉時,資料內容會全部消失。
而ROM是用來存放一些需要永久保存的資料,只能讀取而不能寫入,不會因電源消失而消失。
主儲存體具有體積小,經久耐用,可供CPU快速存取等優點,但因容量有限,價格昂貴,所以需要次儲存體來輔助存取資料。
(二)輔助儲存體(SecondaryStorageDevice)又稱輔助記憶體(AuxiliaryMemory)或外部記憶體(ExternalStorage),具有較大容量,可用來儲存大量資料,常見的副儲存體有磁碟機、磁帶機等。
磁帶機屬於循序存取儲存裝置,依實際順序位置以線性尋找的方法來存取資料,因此擷取速度較慢,但是儲存容量較大。
磁碟機屬於直接存取資料而不須跳略任何位元組,擷取速度較磁帶機快。
選用儲存裝置有下列3個條件:(1)擷取速度:是指接受程式指令後,至某一儲存體中找尋並抓取資料時間,擷取速度越快越好;
(2)儲存容量:在使用儲存體元件時,必須預先估計現在及未來的容量;
(3)每一位元的成本,越低越好。
沒有一種裝置可以同時滿足速度、價格及容量等三要件,因此系統設計師會依不同的應用性質來選擇最佳儲存裝置。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