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醫籍考】

 關閉 [複製鏈接]
118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17:35:00 | 只看該作者

〔趙氏(繼宗)痘疹全書〕


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劉桂曰。痘疹自漢以前方書不載。至拓拔魏時。始有方藥。自唐迄宋。有董汲錢乙。挺然獨出。著方立論。


羽翼聖經。最為有功。近時慈溪趙繼宗著小兒痘疹全書。板行於世。今始讀其序,竊謂繼錢乙之後者一人。及讀至終篇。詳加考究。與序大異。其書總出六十二方。其間喜用紫草蟬殼大力子露蜂房四味。如是者凡四十六方。


抑何其偏戾如此耶。若小兒氣實。有風邪熱毒者。用之可也。


設使氣虛血虛。表裡不實。大便自利。灰白色頂陷。


切牙寒戰等證。其可輕用之乎。


按胡大卿痘疹方論云。紫草雖是瘡疹家聖藥。然性寒利大腸。若大便結者可用。


又云。蟬殼。八日之後忌用。鼠黏子。即大力子。有虛寒者禁之。


按本草圖經云。露蜂房。味苦鹹。氣平。有毒。


主驚癇蟲毒。腸痔腫毒。風牙等證,並不及小兒痘疹。趙氏每方用之。


此用藥之一誤也。


小兒柔脆弱質。前哲用藥恆少。劑不過三四錢。趙氏動輒用一兩六七錢,用藥之二誤也。


或內虛泄瀉。或頭溫足冷。或煩渴。或腹脹。


或氣喘。或寒戰切牙。此表裡俱虛也。


趙氏則曰。不可便謂之裡虛。乃傷食傷冷所致。既曰傷食傷冷泄瀉。主治仍用鼠黏子紫草。此用藥之三誤也。


甚至癢塌內虛。作瀉氣促者。


復投寒涼之劑。此用藥之四誤也。


趙氏既云寒戰切牙。脾胃受冷。鼠黏子紫草苦參。更不忍舍。殊不知寒冷太過。脾胃清純之義。寧無損乎。


經曰。五臟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胃氣一虛。其死可立而待。楊仁齋有云。諸熱不可驟去。宜輕解之。蓋痘疳無熱。則不能起發。比之種豆。值天時暄暖則易生。古人用藥。審度寒暄。推詳運氣。苟執一偏之見。其誤人也必矣。


余豈好辨哉。亦幼吾幼之意云爾。


(續醫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17:35:47 | 只看該作者

〔胡氏(大卿)痘疹八十一論〕


未見高武曰。胡氏八十一論。大率宗陳文秀。第六論云。不可服升麻湯。以解利矣。


於六十九論云。大小便不通者。


失於解利。七十三又云。小兒之病。當先瀉失。其自相矛盾如此。


(痘疹正宗)。


朱一麟曰。胡石壁大卿著八十一論。


(治痘大成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17:37:18 | 只看該作者

〔徐氏(謙)仁端錄〕


十六卷 未見四庫全書提要曰。仁端錄十六卷。明徐謙撰。其門人陳葵刪定。謙字仲光。嘉興人。葵字藎夫。秀水人。是書專論治痘諸法。分別五臟所主。及經絡傳變。觀形察色。系列方論。末卷附治疹之法。案痘瘡之證。古所不詳。


惟書錄解題。載董汲小兒?疹論二卷。作於宋元?中。然其書不傳。未知所謂?者即痘否。錢乙藥證真訣。於小兒諸病。皆條列至詳。亦不及於是事。惟周密齊東野語曰。小兒痘瘡。固是危事。然要不可擾之。


趙賓?曰。或多以酒面等物發之。非也。


或以消毒飲升麻湯等解之。


亦非也。


大約在固臟氣之外。任其自然耳。


然或有變證。則不得不資於藥云云。所列本事方捻金散。四君子湯如黃?。及狗蠅七枚。擂細酒服。治倒靨。天花粉蛇蛻同煎。


羊肝治目翳證。藥乃皆與今同。蓋人情之嗜欲日深。故其毒根於先天。而其發感於時氣。自元明以來,遂為人生之通病。而著方立論者。


亦自元明以後始詳。其間以固元氣為主者。


謂元氣既盛。自能驅毒瓦斯使出。以攻毒瓦斯為主者。


謂毒瓦斯即解。始可保元氣無恙。


於是攻補異途。寒溫殊用。痘家遂分為兩歧。齦齦執門戶之見。是編獨審證施療。無所偏主。推原本始。備載治驗。頗能持兩家之平。較之先立成法。至於膠柱而鼓瑟者。


殆不可以道裡計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17:38:50 | 只看該作者

〔汪氏(機)痘治理辨〕


一卷 存自序曰。嘉靖庚寅冬。有非時之暖。痘災盛行。而死者過半。予甚憫焉。


於是探索群書。見有論治痘瘡者。


纂為一編。以備倉卒。易為檢閱。免致臨病而慌忙失措也。


世之治痘者。


多宗錢氏之論。或用陳氏之方。二家互有得失。罔獲萬全。予心若有所未慊者。


既而獲睹浙之桂岩魏先生博愛心鑒。其論一本於太極。其治皆出於特見。誠哉度越乎前人。而超邁乎等夷者也。


予昔之所未慊者。


茲皆豁然。而慊於心矣。


何其幸哉。所論痘瘡。皆原於淫火之毒。只此一語。便見其造理之真到也。


蓋男女交感。罔不縱情恣欲。而扇動五臟。厥陽之火。五臟之精血。


已自孕有火毒。於焉施化。以成男女之形。則兒之五臟百骸。莫非火毒所潛伏。火與元氣。不容兩立。殆必待時而發耳。


所以多感異氣而發者。


淫欲之火。亦異氣也。


以異感異。譬猶火就燥。水就濕。同類相召。寧弗應乎。


予今所輯。以諸家所論。列之於前。而以魏君之說。辨之於後。庶得以為全書。而凡諸說之同異得失。亦皆了然。


不復為其所惑矣。


書成。因名之曰痘治理辨。刊梨廣布。嘉與四方共之。


按法施治。庶或免死於非命也。


豈忍私之於一家云。嘉靖辛卯十一月長至日。新安祁門汪機省之序。


四庫全書提要曰。痘治理辨一卷。附方一卷。明汪機撰。前列諸家治痘方法。後引浙中魏氏之說以辨之。


自序云。嘉靖庚寅。痘疹盛行。因探索群書。見有論痘瘡者。


纂為一編。其論痘皆主於火。然痘雖胎火之毒。而虛實異稟。則攻補異宜。又多兼雜證。不可拘以一說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17:39:25 | 只看該作者

〔痘治附方〕


一卷 存汪機曰。附方總一百五十三道。皆前諸論中之所載也。


以魏君所定十六方觀之。


則一百五十三方。似皆無所用矣。


今猶附之篇末。意欲輯為全書。有論無方。非所以廣見聞也。


且臨證施治。亦有便於檢閱。免致為其所惑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17:41:24 | 只看該作者

〔高氏(武)痘疹正宗〕


醫藏目錄四卷 存後序曰。世無師曠。韶舞鄭聲並作。而莫辨其邪正。世?陽。騏驥駑駘同皂。而莫識其馴劣。素問之?矣。


又奚性於偏門。正宗之書並存。而人不知所擇哉。醫仁術也。


非德薄而?其術者所能也。


粵自軒岐之後。雖代不乏人。若受由遭刺。矜能陷戮者。


明哲保身。懵然罔識。不仁其身。焉能仁人。余疑史氏之文勝。以之承醫統。猶不肖子之纘先緒也。


漢之張仲景舉孝廉。官長沙太守。因人夭札。惻然興思。著傷寒論以活人。正宗也。


若作活人書者。


殆呂姓之亂嬴氏也。


宋之錢仲陽隱汶陽。應仁宗昭明。嘗患周痹。精醫自療。著小兒以幼幼。正宗也。


若制異功散輩者。


殆牛姓之亂晉室也。


統宗久絕。夫誰能續。?者金元相繼。滑夏二百年。不幸之幸。乃若易水張潔古。東垣李明之。


古趙王海藏。金華朱震亨。恥食腥?而衣左衽。考?在澗。肆力於醫。皆著書立言。萬古不磨。活人之功。固不下於執政者。


至我聖朝。多士多能。永樂間。吳陵劉宗濃以文學之余。著玉機微義。醫經國小。傷寒雜病治例。弘治間。慈溪王節齋以政事之暇。著本草集要。明醫雜著。醫論問答。皆本之素問。家藏人誦。膾炙人口。然則張李王朱。固張錢宗子。而劉王□發為宗孫也。


至是而譜牒不紊矣。


昔者三千之徒。莫不聞孔氏之說。而曾氏之傳。獨得其宗。是正宗之難得也。


故敢集其議論方法。以廣幼幼之心。嗚呼。


諸呂□詵惟宋昌能迎代王為高帝之子。前此人皆以少帝恆山梁淮山為苗裔也。


三國鼎峙。惟孔明能知先主為中山靖王之冑。前此人皆以系孫曹操為英主也。


是正宗之難識。愧茲集之僭也。


妄也。


竊謂金石絲竹。迭奏者。


知其音之不同。奚俟於聰。驊騮跛鱉。並馳不瞽者。


識其步之遲速。奚俟於明。信茲集又宜也分也。


乃若竊附管見。誠聾瞽之言也。


因有感焉。復書諸卷尾。嘉靖己未歲孟春望日。四明高武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17:42:52 | 只看該作者

〔萬氏(全)痘疹世醫心法〕


十二卷(密齋全書析為三十二卷)存自序曰。家世業醫方脈。悉有異傳。吾奉先子之訓。凡醫者流。按圖索驥。未免多歧亡羊也。


吾乃本之素難。求之脈經。攻之本草。參之長沙河間東垣丹溪諸家之書。抽關啟鑰。探玄鉤隱。頗得其趣。日錄所見。積久成帙。


如素問則有淺解。本草則有拾珠。脈訣則有的旨。傷寒則有蠡測。又如醫門摘錦。保嬰家秘。皆持井蛙之識。梧鼠之能。不敢自售以笑唉也。


惟痘疹一科。錢氏用涼瀉。陣氏用溫補。立法不同。執偏門之說者。


無以白二先生之心。先子為吾剖析發明。仲陽之用涼瀉。因其煩躁大小便不通也。


文中之用溫補。因其泄瀉手足冷也。


虛則補之。


實則瀉之。


所謂無伐天和。無翼其勝也。


吾謹識之。


但遇斑疹。如教施治。多所全活。乃嘆古人立法之善。先子用法之精。非滯隅之能及。於是搜輯家教。匯成歌括。命曰世醫心法。用壽諸梓。與天下後世共之。


庶先子之仁術。與錢陳二家同芳。不徒泯泯已焉耳。


先子諱筐。字恭叔。行三。菊軒號也。


時嘉靖二十又八年歲己酉冬十二月既生魄。後學楚萬全拜書。


〔痘疹格致要論〕醫藏目錄五卷 存。


〔痘疹啟微〕未見按上見於羅田縣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17:45:35 | 只看該作者

〔黃氏(廉)痘疹全書〕


十卷 存自序曰。治痘之要。諸書載之已詳。大抵臨病應變。因時制宜,其用歸於使人正氣不損。邪氣得解而已。後世不知古人立法。一以中和為貴。曲學偏見。滯於一隅。喜行溫補者。


既昧解毒之劑。專用涼藥者。


又失中和之旨。妄投藥餌。幸得成功。設遇脈證乖異。時世差殊。惟束手待斃焉耳。


其間實實虛虛。令人夭折。未必非醫之咎也。


予乃搜輯先哲診視之法。又先君經驗之方。匯成歌括。序次於後。銅壁山人黃廉序。高武曰。痘疹全書。多掇陳文中議論。而於每章之首。又諱前人之名。蓋欲為己有也。


武常見其別書論脈。謂左尺主肝。右尺主腎。又謂傷寒無傳經。乃謁之。


曰。九原可作。吾將殺長沙戮叔和。而族滅丹溪。然後快於心。武曰。何也。曰。其方書賊天下後世故也。


其人蓋剛愎自恃者。


猶荀卿謂子思孟軻亂天下也。


按醫官池田柔行(晉)曰。嘗讀萬密齋痘疹世醫心法。而見其立論之精。知其治療之工。後讀黃廉秘傳經驗痘疹方。其說大似心法。又得吳師古所校萬氏痘疹全書閱之。


全與經驗方同。最後為丁鳳痘疹痘科玉函集。亦與經驗方同。玉汝綸跋曰。巴蜀龍公湖楚黃公之遺冊未備。既而得秣陵丁竹翁手纂之書。乃知其集黃龍之大成云。更得楚山人痘疹全書。而較諸從前數書。僅有篇目之異焉耳。


陸穩序曰。


(吳刻以陸序為萬氏全書之序誤。)


得銅壁山人黃廉並其方書。授予刻之。保赤全書引其語。亦稱秘傳痘疹。然趙裕所校之書。有山人自序。而陸氏序。先於邢邦經驗序五年。乃知趙氏所校全書者。


山人之真本。而秘傳經驗者。


邢氏之所改稱也。


嗚呼。


古人稱山人如此。則萬氏痘疹全書。似襲山人全書。然萬氏全書。


與世醫心法符合。其出於一手無疑。且隆慶戊辰。萬氏自書碎金賦後曰。嘉靖丙午。予手作小兒及痘疹賦西江月。


以教豚犬。至己酉冬。又著痘疹心要。久藏於家。不知有交相傳錄者。


更剽竊為已作刊之云。此言先於陸氏序。


凡二十八年。而其賦及西江月。皆載於黃氏之書。則山人窮之者明矣。


獨陳飛霞幼幼集以為萬氏之書。可謂具眼者也。


加之山人自序者。


亦竊萬氏心法。總括論中之文。於是乎斷為萬氏真本矣。


蓋此書。嘉靖丙午萬氏起稿本無題名。後自謂彼時見未定。信筆草草。不欲示人。故至己酉冬。而更改正。補其罅漏。題曰痘疹心要也。


山人竊其稿本。而為己作。臨清邢氏改名秘傳經驗痘疹方。新安吳氏編入痘疹大全中。為萬氏所著。亦曰痘疹全書。


鶴湄張氏編入密齋全書。名曰痘疹片玉。皆非萬氏所題之名也。


若傳紹章校刻丹溪幼科捷徑全書痘疹部。亦與痘疹全書同。則其襲萬氏之說。托之丹溪者可知矣。


〔亡名氏增定痘疹寶鑒〕二卷 存。


〔許氏(兆禎)痘疹筆議〕未見按上見於昊秀醫鏡序。
 

〔亡名氏痘綱目〕未見。


〔麻書〕未見按上二書。見於痘疹大全。


〔俞氏(東皋)痘疹卮言〕未見按上見於痘疹心印。


〔亡名氏痘疹一斑〕醫藏目錄卷閥 未見。


〔陳氏(漸)麻疹新書〕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


〔亡名氏痘疹欄局〕未見。


〔穆氏(世錫)痧疹辨疑〕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


〔吳氏(應湯)慈幼痘疹說問〕醫藏目錄十八卷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01:51 | 只看該作者

〔程氏(晨峰)經驗痘疹治法〕


醫藏目錄卷闕 存按余家藏明人鈔本治痘方書三本。舊不分卷第。有嘉靖十八年己亥春望日新安程銳跋。稱諸家之說。是非淆而取舍不定。後先紊而詞義冗贅。有難備舉行。予病其不便於施治。故纂次以梓之。


用廣我復仇之義。而啟天下以丈人之師云。先子謂今味此旨趣。當定為晨峰之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10:40 | 只看該作者

卷七十七

 

方論(五十五)


〔徐氏(春甫)痘疹泄秘〕一卷 存


〔匡氏(鐸)痘疹方〕一卷 存王敬民序曰。昔人謂不為賢相。當作名醫。醫之道難言哉。乃幼科則尤難。而痘疹。則幼科之大關節也。


余承乏大名之明年。適匡公來守是郡。政暇出所輯痘疹書視余。余莊閱已。喟然嘆曰。仁哉公之為心乎。


今天下父母之心。孰不欲仁壽其子。顧天於痘夭於疹。以傷天下父母之心,豈皆造物者之默運歟。實明醫之希覯也。


公刊定是書。流布天下。俾荒村僻?。咸得以對證選方用藥。收奇效於萬全。即在在皆明醫矣。


昔漢以父母召杜公。亦今天下之召杜乎。


賢相名醫。公當終兼之矣。


公名鐸。登乙丑進士。由左掖出守是郡云。萬歷甲戌歲孟春上浣之吉。賜進士直隸大名府推官西華王敬民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12:48 | 只看該作者

〔支氏(秉中)痘疹玄機〕

 

四卷 存小引曰。醫家以小兒科為難。至於痘疹。號為尤難。蓋其稟受之毒有淺深。則其所發之痘有順逆。如順者可必治。逆者不可治。惟介乎可否之間。兼之以他證者。


則必藉藥力以維持之。


然昔之立法者。


不偏於寒熱。則偏於攻補。以致今之膠柱調瑟。不知合變者。


惟執前人一定之方。以變化不測之證。往往陷人於虛虛實實之禍。非人不之知。雖彼亦不自知。余竊悲之。


乃即痘之始終本末類次。為論隨症。附以方藥。蓋惟因人之氣血虛實寒熱。痘之多寡輕重。相機施治。並錄其所治者於後。以備參考。初未敢削規裂矩。別之樞軸。妄為臆說。以欺世誤人也。


錄成。名之曰痘疹玄機。期與同志共之。


因付諸梓。若曰良醫不立方書。此則吹齏之談。非仁者之用心也。


覽者幸相諒焉。


是為引。萬歷甲戌孟冬日。改齋主人支秉中書於仁壽堂。


〔汪氏(若源)痘疹大成〕一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29:48 | 只看該作者

〔郭氏(子章)博集稀痘方論〕

 

醫藏目錄二卷 存自序曰。昔秦越人入咸陽。聞咸陽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咸陽人無不稱善。顧其自言曰。聖人豫知微。得早從事。則疾可已。又其對文侯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


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越人者。


?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間。而名出聞於諸侯。夫醫者理也。


理者意也。


意者發也。


藥者瀹也。


瀹者養也。


聖人無死地。非能長視區宇。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泉。如?然。獨其防之者。


豫莫得而死也。


不待其發。而後意以藥之。


瀹而養之也。


故曰。發乎不意。則全勝而無害。醫如越人。猶不得於其長兄並者。


越人治形。長兄治其未形。病未形而治之。


即聖人之所謂豫也。


若嬰孩之病。惟痘最屬郵不可不早豫者。


脈者不得定。口莫能抒。一七少?。生死旋踵。防之不豫。待其發而後為之所。則雖起越人飲以池水。吾未必其萬全。而矧其付之諸矯氏矣。


予往往悲?焉。泛讀方書。博咨國工。得一稀痘方論。遂為手錄。久之成帙。間以飲未痘見。輒飲輒效。即未能置方書。蠲藥裹。委諸空虛。顧用之未夭未喬之先。遏之始然始達之頃。亦庶幾所謂豫且早者。


夫痘者胎中之毒陽火也。


諸家方論。言人人殊。總之解蘊毒。瀉鬱火。毒解則利。火瀉則涼。臟亡停穢。痘惡從發。理有固然。亡足異者。


予來泗上。苦淮水混混不可食。庖徒多方。告曰。投之桃之仁。曰。雜以綠小豆。又曰。沉之礬。如其言。頃焉清冽可鑒須眉。痘之可稀。大都類此。或謂治痘家無慮十數書。既晰且詳。何棄其全。而僅錄其半。噫乎欲火熾矣。


貪水溢矣。其登彼岸。而脫火宅者。


幾何人矣。


吾執其半。而早從事猶全也。


非然。即全書具。亡足以為也。


故曰。至人之不病也。


以其不病。是以無病。病而曰吾有古方書。挽矣。


時萬歷丁丑孟秋既望。默逸拙者青螺郭子章書。


朱彝尊曰。郭子章。字相奎。泰和人。隆慶辛未進士。歷官都御史。巡撫貴州。進兵部尚書。(明詩綜)


〔吳氏(子揚)痘疹二證全書〕醫藏目錄四卷 未見朱一麟曰。吳東園。字子揚。涇上人。


〔小兒痘疹要訣〕醫藏目錄四卷 未見。


〔李氏(實)痘疹淵源〕未見。


〔張氏(晴川)痘疹便覽〕未見。


〔李氏(言聞)痘疹證治〕未見按上三書。見於本草綱目采用書目。


〔龔氏(廷賢)痘疹辨疑全幼錄〕三卷 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31:21 | 只看該作者

〔胡氏(廷訓)補遺痘疹辨疑全幼錄〕

 

四卷 存按是書。與陸道元補遣痘疹金鏡錄。全然不同。考陸序其書。在萬歷戊午。而朱仁齋鍥行是書。在萬歷戊申。


相溯十年。乃知胡書先陸而成焉。


且所載諸論。多與龔廷賢諸書相符。自發熱三朝生死。至結靨三朝生死五則。


及麻疹附余章。見於古今醫鑒。濟世全書。顏色輕重篇。痘疹辨疑賦。見於壽世保元。論痘始終總要篇。見於普渡慈航。原書之出於廷賢者。


亦可知焉。


蓋翁仲仁取龔說。而為己所撰。道元更襲胡補遺。以托名。後人不察。


特奉全鏡錄。為痘科之章程。而是書殆廢不行。江旭奇痘經大全。二書互引。孫一奎痘疹心印。特稱翁說。其在當時。真假不辨若此。夫廷賢亦一代之名醫。所著諸書。盛行於世。更豈為此狡儈之伎倆耶。仲仁麻疹心法。又與萬氏世醫心法相類。偶足以證其襲用之跡矣。


是說聞之於醫官他田柔行(晉)。精確可喜。蓋其祖嵩山翁(正直)受治痘法於歸化人。戴曼公(笠)。而戴在明。嘗從云林龔氏而講醫術云。其學有所淵源。宜乎柔行之表章是書。以諗後世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33:06 | 只看該作者

〔孟氏(繼孔)治痘詳說〕

 

一卷 存自序曰。古人云。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莫治一小兒。黃帝曰。吾不能察其幼小。是以小兒醫為難也。


而不知其所最難者。


猶莫甚於嬰兒之痘疹。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吉凶在反掌之間。生死在旦夕之內。可不慎歟。治痘者若不能表裡虛實。氣血寒溫。毒勢深淺。而施治焉。


未有不為害者。


於深慨夫治痘之醫。或有拘於日數者。


或有拘於方書者。


當用升麻藥保元湯。而強執不用。不當用者。


則又妄用之。


血不足矣。


反補其氣。裡本實矣。


反補其虛,熱毒盛矣。


反助其火。陽氣脫矣。


反解其毒。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


非醫殺之乎。


病死不之知也。


為人父兄者。


亦不之知也。


至於方書所載。又有偏於溫補者。


有偏於涼瀉者。
 

有先人之妙用則可。無先人妙用則誤矣。


豈應以當今粗率孟浪之見。滑詐嗜利之人為之哉。予素研窮於此。尚未得其奧旨。因被逮淹禁比部二載。遂將聞人氏錢氏陳氏蔡氏。及痘疹全書。玄機博愛心鑒等書。細加參詳。將其已出未出,長發灌漿收靨。形色治法。膚淺易曉之說。采集及予素所經驗者。


編成一帙。名為治痘詳說。不特宜於東南。雖西北之人。亦不越是矣。


惟高明同志者校之。


時萬歷癸巳夏後學孟繼孔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36:57 | 只看該作者

〔柳氏(樊邱)痘疹神應心書〕

 

二卷 存譚起岩序曰。余家世南云。去和夷七千裡而遙。戊戌夏。捧檄來游。維時母大人春秋高矣。


兒才五齡。意猶豫不欲發。母大人?曰。而夙志謂何。何以吾為念。吾尚能與而俱西也。


如慮此五齡兒。獨難得一岐黃家乎。


遂促裝行。今年春之正月。兒偶發熱。醫不意痘也。


藥之。


已而見點矣。


又藥之。


轉見昏悶。舌黑。頭腰痛。諸惡證並生。醫無所復之。


察形診脈。第謂必死。余母大人與余婦。攜持號哭。聲徹外庭間。而余亦勉強從延陵季子事。乃闔境人士。猶皇皇為余走望於神。有如衛父兄而捍頭目者。


頃之。


部民劉文光扣璧請見。余因辟內而見之。


渠以捻子照兒面三部。便跪而前曰。民得請於神矣。


請聽民。民傳有九味神功散。當令必生。余造次恍惚。計莫知所出。一惟是聽其便宜。而專制之。


日晡散就。煮以飲兒。稍得睡。再煮以飲兒。稍得睡。再煮以飲兒。稍知尋母。又再煮以飲。東方白矣。


兒遂大悟。索粥飲。更窮日夜。進一服。副痘漸出。佐以紫草茸。毒盡解。而紅活可愛。余始大神其術。至問所從來。即以是書進。余受而卒業。則正統壬戌間上饒樊邱公教授凌江時所著。而其弟子裴生庶為之論治者也。


嗟乎。


方神方也。


公神人也。


余見再生。又神視於民而應之者也。


獨恨公以南人宦南方。而其著述編刻。更自南方始。南人治痘疹家。往往不聞珍錄。即錄之亦第引其發渴癢塌一二款。以備參互。如類聚保赤諸書止爾。無甚賞識也。


豈不謂參著難常試。遂於神劑妙論。一切資覆瓿乎。


抑其所編次者。


浮漫不雅訓。剞劂氏又魯魚任意。或令觀者厭薄之。


致未嘗致目乎。


不然。何此土此書。既廑廑有之。


而用其萬一。而在吾南土。則尤泯泯也。


余特為之正其訛。汰其冗。補其闕。敘而一再鋟之。


題其額為痘疹神應心書。一以慶吾兒之遇。一以拜神人之嘉。一以廣邱公神明之德於無窮也。


至其立論主方。圓神斷制。具方論中。中所稱紫草茸者。


出烏思藏。自是一種。用之化毒活疔。活血排膿大有神。又邱公所未常見。未常用矣。


並綴數語。具入心書。只眼者當自得之。


按是書收在於王象晉簡易驗方第六卷。題曰貴溪柳樊邱可封裁定。余別藏鈔本痘疹心書二卷。不題撰人名氏。


蓋亦是書。考書中載逆順險三候圖。及保元等湯。則其說原魏氏心鑒而演之者。


非正統中人所著。起岩之語。殆不可信焉。


孫一奎痘疹心印。朱一麟治痘大成集。采錄其論。似出於嘉萬間者矣。


〔亡名氏毓麟芝室秘傳痘疹玉髓〕二卷 存。


〔治痘三法〕一卷 未見。


〔小兒痘科〕一卷 未見按上二種。見於淡生堂書目。


〔盧氏(銑)痘疹證治要訣〕五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37:53 | 只看該作者

〔丁氏(鳳)痘科玉函集〕

 

八卷 存蔡曰蘭跋曰。竹溪丁先生幼習舉子業。卓有致君澤民大志。歷數科而名不流。慨然托醫道以利物。且曰。諸證惟痘科殺人較多。由藥誤之也。


獨留神在此三十余年。聞善理痘者。


無遠近師之。


又上交黃龍二先生醫譜。每看方書。雖夜分不寢。是於痘科真有得者。


至壬午春。大試其所得。以活都中殘喘。諸藥附應。蘭異其有秘書。


乃懇之授。及授間乃校閱黃龍舊著。又百懇之。


又出黑舌等六心方藥。蘭檢諸書無為。乃拊蘭背笑曰。老友此腹稿也。


蘭嘆服久之。


始信先生之心法在是。余可推矣。


蓋先生與蘭。猶晦翁季通也。


出是托梓人。刊附玉函集。而先生莫可。蘭又以昔之活人心諷之。


先生遂自道曰。子之言然。壬午夏江西門生豐城縣虛所山人蔡曰蘭懇刻。


按江寧府志。為丁毅所著。是書全襲黃廉痘疹全書。而第八卷。附古西蜀龍公說心法六條。無復所發明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39:14 | 只看該作者

〔管氏(?)保赤全書〕

 

二卷 存沈堯中序曰。書云。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


蓋赤子之心。真心也。


而未必能施之民。苟以保子之心保民。然後可以為民父母。雖然。九垓一家。萬物一體。而若之云者。


猶兩之也。豈以理一而分殊耶。若乃方書所貽。則保子保民一而已矣。


余閱素問。知醫之道淵深微奧。未易窺測。世所傳丹溪東垣諸書。其術頗備。獨痘證書。


多所缺略。吏治之暇。訪之管孝廉。得所遺書若干卷。因命醫工。互相校正。梓之以傳。可以保子。可以保民。


可以保陵民。亦可以保四方之民。故直命曰保赤全書云。時萬歷乙酉仲夏之吉。賜進士第文林郎嘉禾沈堯中執甫書於陽春堂。


聶尚恆曰。近年有庠生管?。編集保赤全書。載痘疹方論。頗為詳備。然其人博而不精。未諳妙理。所論氣血虛實寒熱等。理多混雜。未能融通。所論其證該用其方多鹵莽。又多乖舛。而不得其宜。在明者得之。


猶可備參考。若昧者執而用之。


鮮不誤事。予恐其無益於世。而反惑世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47:11 | 只看該作者

〔朱氏(惠明)痘疹傳心錄〕


十九卷 存朱鳳翔序曰。吾家濟川有深心。少學儒成。畢業輒棄去。以為老逢掖無補世用。其不如他道也多。我其為秦越人哉。於是遍搜岐黃家書。讀之至啞科。心動曰。隸是科者。


其有深意乎。


科以啞稱。志無言也。


無言之疾。不由已致。無言之醫。不由形治。疾不由己者。


小子所不免。治不以形者。


庸醫所不能。心解者垣外遇之矣。


然則吾所讀糟粕已夫。於是廢書兀坐覓心。了不可得。而會王先生從云間來。言下似有醒悟。曰。心在矣。


由此試其術。?然已解。自予族黨。達乎?。


以及乎鄉。遂之子弟獲壽者良多。以故濟川聲藉甚吳中矣。


而間又取其所已試。作為日錄。凡如干篇。諸縉紳好為之序。而付殺青以廣之。


弁曰傳心。蓋濟川得心於起云氏。起云云。得心於虛明氏。虛明吾不得而知。吾以題吾詞。


臧懋中小傳曰。濟川先生姓朱氏。緯惠明。考亭一十四世孫也。


其先生父鈕宦長興。遂徙家居焉。


世世以儒術箕裘。而縉紳青衿。肩摩轂擊。先生少習畢業。數不偶於有司。輒掀髯念曰。儒者究明心學。其在仁天下哉。


世有晦其身。以行其道。使此心生意。周流活潑。以傳之乎無窮。吾愿足矣。


於是遍搜岐黃盧扁倉公之書。以啞科為揣摩。揣摩成。候陰陽。調虛實。刀圭之所投。十不失一。先生曰。此猶以方書治也。


赤子疾不由己。而口不能言。成方安可憑也。


退而深維。察表裡。測順逆。耳目之所望。百不失一。先生曰。此猶以意見治也。


呱呱稚。生存亡絕。動關一劑。苟乏真傳。總亦?而中耳。


於是凝神索玄。務得其所以不能言之心。官知止神欲行。揮霍之乃療。千不失一。僉曰。神哉。技至此乎。


先生曰。此猶以治治。非以不治治也。


吾所以驗立斷案。參畫成法。留為左券。俾一覽而人盡知醫。吾足跡之所不到。心息到焉。


儻所謂周流活潑。以傳無窮者。其在茲乎。


先生為人。沖夷恬雅。德質履素。動止自渠。有先輩風。醫聲甲於郡邑。絕不作時醫矜飭態。無分貴賤與早莫。叩無不應。應無不中。間逢不治。


亦以宜陳。而毋或延緩其期。狐疑其見。當夫破群議。排俗說。持論侃侃然。及其成功奏效。吶吶耳。恂恂耳。


是以縉紳大夫。不獨神其技。而貴其人。至於鄉裡之孤寡。村落之煢孑。亦狎於先生親昵。而毋至卻走也者。


蓋先生之仁風。實有以來之也。


以故濟益博。試益多。法益變。用益神。奚獨仁被一世。後有作者。


恐亦不能易已。然則如先生者。


且嘗不愧考亭。奚負縉紳青衿哉。賜進士出身兵部觀政臧懋中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55:21 | 只看該作者

〔朱氏(棟隆)痘疹不求人〕

 

一卷 存徐維楫序曰。余親家春海朱君乃江西憲副朱平野公之長子。自幼穎異。攻舉子業。補京庠弟子員籍。有文名。


屢屈場屋。後因母氏遘疾。侍湯藥者十年。遂刻意醫學。自軒岐素難諸書而下。迄守真子和仲景東垣諸家著述。


悉考究精詳。至於痘疹一科。尤注意焉。


凡錢仲陽之藥證直訣。陳文中之痘疹方。聞入規之痘疹論。魏直氏之博愛心鑒等書。更與名醫參考研究。殆二十余年。撮此易簡切要者。


直指以示人。俾一展卷。而方證了然於心目。


取效易如反掌。又訪制蠟丸三種。以備危急。治痘初出者。


名稀痘丸。五六日用者。


為快斑丸。十日後者。


為解毒丸。俱應效如神。真治痘疹始終之聖藥也。


倘遠方下邑。醫藥所不及者。


預蓄此丸。臨時服之。


即可保全嬰幼。免求醫藥矣。


故名其書曰。不求人。嗚呼。


公之用心仁矣哉。使此書行之一方。則一方之嬰幼全矣。


行之天下。則天下之嬰幼全矣。


其與良相博施濟眾之功用。豈有二乎哉。君文刻廷壽易簡周天訣。即能健脾祛病。其謂延年可知。且明農於天津靜海。已舍藥幾三十年。無非欲人並躋壽域意也。


故余樂為序云。春海諱棟隆。字子吉。號瓶城子。錦衣籍。鎮江府丹陽縣人。時萬歷二十三年。歲在乙未。夏六月望日。渤海徐維楫並書。


〔翁氏(仲仁)痘疹金鏡錄〕三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5:56:47 | 只看該作者

〔陸氏(道元)痘疹金鏡錄補遺〕

 

三卷 存自序曰。金鏡錄者。


乃翁氏所輯諸書精要。與其平生鞅掌歷試。匯而成集。真兒科妙訣也。


醫稱寄人生死。故與儒家共名為活人術。俗以兒科。不列於大成。不知天地生人。初無二理。況痘疹所關非細。豈淺淺膚見所能盡哉。元自幼業儒。不獲窺宮牆咫尺。乃謀諸家君。命習弓裘。苟得一展活人藝術。亦於此生無忝。遂以家傳翁氏舊本。講究初終。潛玩融液。按而行之。


參酌時宜。元父子藉以少效微勞。雖不敢自謂活人幾許。然皆翁氏力也。


補遺者。


補錄中諸論。誠金鏡隙光余照。未附雜證。亦以補痘科所未及。殆望聞問切具備。而保傳之力。尤不可闕也。


孰非所以拂金鏡之塵者乎。


痘科方書浩博。然旨趣要歸。曲中膏肓者。


殆不越此。愚是以多贅。幸同志者鑒云。明萬歷戊午陽月。云間南陽陸道元識。


平湖縣志曰。陸金二子。道光號明?。道充號賓?。道光精幼科。道充諸生。亦精醫。人稱二難。有陸氏金鏡錄。


〔亡名氏金鏡錄鈔〕醫藏目錄卷闕 未見。


〔唐氏(守元)後金鏡錄〕未見。


〔顧氏(行)痘疹金鏡重磨〕未見按上二種。見於浙江通志。


〔汪氏(琥)廣金鏡錄〕未見按上見於李逢春傷寒論並證廣注跋。
 

〔翁氏(仲仁)麻疹心法〕一卷 未見。


〔陸氏(道元)增補麻疹心法〕一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45 , Processed in 0.50001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