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顧憲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02:4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顧憲成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顧憲成(1550~1612)字叔時,號涇陽。

 

初從張原洛(張淇)讀書,後原洛告之曰:「舉子業不足以竟子之學,盍問道於方山薛先生乎!」

 

方山見之大喜,授以〔考亭淵源錄〕,並告之曰:「洙泗以下,姚江以上,萃於是矣。」

 

萬曆四年(1576)舉鄉試第一;

 

萬曆八年登進士第,授戶部廣東司主事,與魏懋權(允中)、劉國徵(廷蘭)合稱三元。

 

上書言時政得失,無所隱蔽。

 

萬曆十五年上疏分別君子小人,刺及執政(張居正),被貶為湖廣桂陽州判官。

 

柳子厚、蘇子瞻、莊定山均曾先後謫桂陽,涇陽以此為前賢過化之地,扁所居曰愧軒。

 

萬曆十六年移居處州;

 

明年丁憂,十九年補泉州;

 

二十年擢吏部考功司主事。

 

後以在立皇太子和會推閣臣問題上,與神宗及權臣意見牴牾,於萬曆二十二年,被革職回鄉。

 

涇陽罷歸後,即從事著述,相繼寫成〔小心齋劄記〕、〔還經錄〕、〔質疑編〕、〔證性編〕、〔桑梓錄〕等書。

 

萬曆三十二年(1604),憲成與高攀龍、顧允成、錢一本等重建東林書院,從事講學活動。

 

書院一切依照白鹿洞規約;

 

四方之士,受其感召,均聞風而起,紛紛建立講學堂舍,舉其著者有毗陵經正堂、金沙志矩堂、荊溪明道書院、虞山文學書院,均敦請涇陽前往講學。

 

從師承來說,憲成是王門的三傳弟子;

 

唯其師張洛書、薛方山雖出入王門,其思想實已轉向朱學。

 

從重建東林書院的意圖來說,憲成是想繼承楊時東林書院的傳統,以恢復並發揚程、朱理學。

 

明朝自正德、嘉靖以來,陽明之學興起,天下風靡,朱學衰微,程、朱理學的傳統產生了危機,所以涇陽等急欲復興朱學,以矯正王學末流所產生之流弊。

 

顧憲成一方面斥王學末流為「異說橫流」,「其害真酷似夷狄禽獸」;

 

一方面則在〔小心齋劄記〕中,對周敦頤、二程、朱熹贊揚備至,可明顯看出他褒朱學而貶王學的思想傾向。

 

從高攀龍在顧憲成病逝後,對他的學術思想所下的結語是「遠宗孔聖,不參二氏(佛道),近契元公(周敦頤),恪遵洛閩」,以及方學漸在他親赴東林書院參觀,歸來後所寫的〔東遊記小引〕一文中指出:「東林之學,以朱子為宗」一語來看,他應為繼承程、朱之學的大師。

 

涇陽的思想學說雖然恪遵洛閩,但卻對陸、王心學之短長,以至朱熹的不足,大都採取比較公正的批評態度,而不固守門戶之見。

 

他曾說:「少嘗受陽明先生〔傳習錄〕而悅之。」

 

又在〔小心齋劄記〕中說:「當士人桎梏于訓詁辭章間,驟而聞良知之說,一時心目俱醒,恍若拔雲霧而見白日,豈不大快。」

 

憲成並不諱言自幼學自王門,有時也很稱道陽明之學,並無門戶之見;

 

他在〔小心齋劄記〕中總結理學思想發展之途徑,肯定了理學各派不同意見的短長和應有的地位。

 

他主張應互相尊重,取長補短。

 

他的見解實開啟了後來黃棃洲、全祖望為代表的〔宋元學案〕、〔明儒學案〕對宋明理學總結的端緒。

 

憲成在本質論方面,以理為主宰,認為太極(理)是世上萬事萬物的本原;

 

太極(理)賦予人,則謂之性;

 

把性、天理、太極統合為一。

 

他說:「性即理也,性,太極也,性,天道也。」

 

把人的本性,提到了本體論的高度,與朱子所說:「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性即天理,天理即太極」,觀念是一致的。

 

不過,憲成為了強調人性善的作用與地位,他還根據〔周易〕萬物生成的觀點,提出了「善」是天地萬物的本源的主張。

 

他所以要抬高性善說,把性與善結合起來,目的就在防制王學「無善無惡」之說的泛濫。

 

憲成認為「無善無惡」說是因襲佛教禪宗的空虛幻滅理論,在知行觀與倫理觀上,有「不說工夫」,取消道德修養的傾向,因此他極力反對「不學不慮」、「不思不勉」的「現成良知」說法,提倡要做躬行、重修的修養工夫,主張本體與工夫合一的觀點,反對不修而悟的頓悟說。

 

憲成論學以世道為體。

 

他說:「自古未有關門閉戶獨自做成的聖賢,自古聖賢未有離群絕類孤立無與的學問。」

 

又說:「官輦轂,念頭不在君父上,官封疆,念頭不在百姓上,至於水間林下,三三兩兩,相與講求性命,切磨德義,念頭不在世道上,即有他美,君子不齒也。

 

故會中亦多裁量人物,訾議時政,亦冀執政聞而藥之也。」

 

憲成生活的時代正是明王朝腐朽沒落、天崩地陷的時代,被罷黜返回家鄉後,仍關心國事,集合同道重建東林書院,創立東林學派,為了要通過講學,喚起人心,治國平天下。

 

他們的座右銘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使東林書院成為正人君子的活動中心。

 

他們在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並與一批身在中央和地方的正直官吏,如趙南星、鄒元標、馮從吾、李三才等遙相應和,使一個學術團體的東林學派逐漸擴大而形成一個政治集團,使天下君子以清議歸於東林,使廟堂亦有所畏忌,一般保守勢力則更稱他們為「東林黨」。

 

憲成等強調治世致用,反對出世,主張講學自由和結社自由,並發出「外人所是,廟堂必以為非,外人所非,廟堂必以為是」、「天下之是非,自當聽之天下」的呼聲。

 

在威權統制的時代,走在時代的前端,而為早期啟蒙思潮崛起的先驅。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15:36 , Processed in 0.25000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