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思考模式】 InductiveThinking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歸納思考模式是美國課程學者塔巴(HildaTaba)發展的一套教學策略,用來協助學生發展歸納思考的過程,特別是歸類及使用類別的能力。
塔巴建立此模式係基於三個基本假設:第一,思考可以經由教學而發展。
第二,思考是個人與資料間的積極相互作用。
在教室情境中,只有當學習者在教學材料上進行若干認知的操作,這些材料對於學習者才有用。
第三,思考過程有規則的序列,為了要精熟較高層次的思考技巧,必先學會較低層次的技巧。
教師應該運用特定的教學策略,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技巧,而這些策略有先後順序。
塔巴界定了三個歸納思考的階段,並發展了三組策略分別應用在這些階段上:第一階段:概念的形成。
這階段的目的在拓展學生的概念體系,此概念體系可用來處理資訊。
教師可安排三項活動:(1)確定或列舉與主題或問題有關的資料;
(2)將這些資料分別組成類別,每一類中的資料有共同的屬性;
(3)為這些類別加上標示或名稱。
在這些看得見的活動之下,反應了學習者內在的心理運作,相對於以上三種外在的活動,另有三種內在的心理運作:(1)區分;
(2)界定共同的特質;
(3)決定資料的高低層次。
第二階段:資料的解釋。
此階段是為了解釋、推論、類化的心理運作而設計;
教師安排的活動有三項:(1)教師用問題來導引學生確認資料的重要層面;
(2)學生探索類別間的關係;
(3)作推論。
作用於這三項活動的內在心理運作包括:(1)分化;
(2)將類別作相互關聯,決定因果關係;
(3)超越現有的資料,引申其含義並作推斷。
第三階段:原則的應用。
即學生應用原則來解釋新的現象,或是從已建立的情境中預測結果,教師安排的活動有三項:(1)預測結果,解釋陌生的現象,假設;
(2)解釋或支持預測與假設;
(3)證實預測。
相對於此三項活動的內在心理運作包括:(1)分析問題或情境的本質,重組相關的知識;
(2)決定因果關聯;
(3)使用邏輯原則或事實的知識,來決定充分及必要的條件。
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利用問問題來指引學生從一個步驟進入下一步驟,此模式的主要用途是發展學生的思考能力,在發展思考能力的同時,這些策略要求學生吸收、處理大量的資訊。
此模式可用在每個課程領域,可用在從幼兒階段到高中的各個年級,教師經常使用可增加學生形成概念的能力,也可使他們注意邏輯、語言及字的意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