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儒】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鴻儒是能精心思考,興論立說,寫書成文,博通能用的儒者,也是王充心目中最超特的人才。
勝過文人、通人、儒生、俗人;
是五等人才中的最優秀者。
王充本人以鴻儒自居,因而卑視漢代博士系統中的儒生。
〔論衡‧超奇篇〕說:「能精思著文,連結篇章者為鴻儒。
……所謂超而又超者也,以超之奇,退與儒生相科,……其相過遠矣。」
又說:「鴻儒,世之金玉也,奇而又奇矣。」
王充所肯定的鴻儒,以孔子為衡量標準,在漢朝合乎此標準的人有陽成衡、揚雄、桓譚、周長生四人。
〔超奇篇〕說:「陽成子長作樂經,揚子雲作太玄經,造於助思,極窅冥之深,非庶幾之才,不能成也。
孔子作春秋,二子作兩經,所謂卓爾蹈孔子之述,鴻茂參貳聖之才者也。」
他肯定陽成衡、揚雄二子能精心思考,用文章表現道德才力,其著作宏大精美,才能可與聖人相提並論。
王充又最推崇桓譚,如〔超奇〕中說:「又作新論,論世間事,辯照然否,虛妄之言,偽飾之辭,莫不證定。
彼子長、子雲說論之徒,君山為甲。」
〔論衡〕一書就是追隨〔新論〕而創作的,如王充在〔對作篇〕中自述所寫的〔論衡〕是「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辯照是非之理使後進曉見然否之分。」
可見跟〔新論〕是同一性質的書,而桓譚也是王充最欣賞的鴻儒。
此外,王充又稱讚周長生,〔超奇篇〕說:「長生之才,非徒銳於牒牘也,作洞歷十篇,上自黃帝,下至漢朝,鋒芒毛髮之事,莫不記載,與太史公表、紀相似類也。
上通下達,故曰洞歷。
然則長生非徒文人,所謂鴻儒者也。」
可知周長生兼擅公文及記載歷史資料,故王充稱他是論說文章的頭號人物。
總之,王充認為儒者為文,不可憑空而來,須有內在的修養與才力,才能著作文章。
〔超奇篇〕中稱述那些鴻儒說:「筆能著文,則心能謀論,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為表。
觀見其文,奇偉俶儻,可謂得論也。」
又說:「有根株於下,有榮葉於上;
有實核於內,有皮殼於外。」
可見文章重視「實誠在胸臆」,即是「心中有物」文章才有內容,才能奮而為文,表裡相稱。
王充不貴古賤今,而重視博通求知,推擴求知的範圍,由五經及於諸子,更對善於著作的漢代鴻儒給予肯定,對固陋封閉的博士系統經師家法則予以貶抑,是其特立獨行的卓識。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