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論】 Anthropomorphis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擬人論一詞指將屬於人類的特質歸屬於非人的生物或自然界中的物體及現象,為人類學、心理學及文學上常用的專有名詞。
此外,由於人們亦常以人類的特性來描述神祇,因此擬人論在宗教或神話學(Mythology)及神學(Theology)中也相當重要。
而在日常的語言中,為了加深某些描述內容的印象,人們也常以擬人論式的用法來形容某些物體與自然現象。
擬人論是人類一種根深柢固的傾向,是人類有意或無意將自身的特質「投射」(projectinto)入自然現象中。
在擬人論中最標準和重要的變體(variant)就是「泛靈論」(Animism),認為自然界中每一事物內都有一靈魂(soul)存在。
Anthropomorphism一詞源於希臘文中的anthropos(人)及morphe(形式),在字面上的意義即為「以人的形式存在」(intheformofman)。
擬人論中某些最著名的例子可在希臘及羅馬的宗教中看到。
古代希臘羅馬人在描述其神祇時,都將其當成具有人類的形式及可以從事種種人類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宴樂、爭執、介入戰爭等。
事實上,這些神祇所具有的特徵就是人類興趣及需求的反映。
如希臘女神德美特(Demeter),就與四季的更迭及人們生長所需的農作物有密切關聯。
此類神話中的擬人論可以視為一種對於人類需求的反映,以人類的言語來解釋自然界中不可解的神祕力量,並可讓人感覺與生命的源頭更加親近。
在宗教文獻中也可發現許多擬人論的例子。
如[舊約聖經]中常用人類特質來描述神,包括神的雙手及聲音。
[詩篇](Psalm)七十七篇有言:「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腳蹤卻無人知曉。」
關於宗教文獻中所出現的擬人論說法,哲學神學家(philosophicaltheologians)以語言來詮釋神。
而在宗教教育(religiouseducation)方面,許多學者也相信,藉著上帝的擬人化可以使上帝的地位更為明顯,人在上帝面前才有真實性可言。
如當代荷蘭教育學家朗格威爾(M.J.Langeveld)即強調心理發展與宗教密切關係,並主張以「人格化的宗教」來施行宗教教育。
對於心理學家而言,擬人論是人類對於現實世界觀點的呈現,起源自研究動物心理問題時以擬人式方法,自下而上地溝通動物與人在心理發展上連續性的觀點。
十九世紀後半,因進化論(Evolutionism)的傳播,激起人們對動物心理現象的研究興趣。
為了證明人的心理能力與高等動物心理能力間的連續性,部分學者著眼於動物與人的相同之處,以觀察者對動物心理的解釋來代替他們對動物行為的描寫,用一些軼事式的材料來證明動物具有與人類相似的智慧。
不過在進行心理學研究時,若逕以人類觀點來看待動物的行為,有時也會在分析關於以動物為主題的研究時造成困擾,是以擬人論的心理學者後來也受到批評。
擬人式的描寫,在世俗的文學作品中常見。
如當某個詩人言及「憤怒的(wrathful)海」時,實際上是以描寫人類情緒的字眼來形容自然事物或現象。
從過去幾千年來的文學作品,包括[伊索寓言](theFablesofAesop)、我國古代的一些寓言及西洋中世紀的雷納德狐狸(ReynardtheFox)到現代的兔寶寶或米老鼠(MickeyMouse)等,都常將動物與人類的特質連在一起。
而當代廣受歡迎的卡通影片,也驗證了大眾對於擬人化影像的接受程度。
有時對兒童來說,一些擬人化影像或圖形的出現,會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且產生更深刻的印象。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