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生制學校】 SchoolinMutualTeachingSyste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導生制學校是英國人貝爾(AndrewBell,1753~1832)在當時的殖民地印度所發展出來的教學法;
就是以學生來當導生(小老師)。
該方法主要見於貝氏所著的〔教育的實驗〕(AnExperimentinEducation)一書。
這套方法與蘭卡斯特(JosephLancaster,1778~1838)的導生制(MonitorialSystem)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人因此而相爭了很久;
但此一方法在完成其階段性的功能之後,也很快的就成過眼雲煙了。
貝爾的導生制是以成績表現較好的為導生,先將這些導生教會,再由導生來教較差的學生。
如貝爾曾說:「今天給我二十四名學生,明天我還你二十四位老師。」
而導生所教導的人數則有很大的彈性,一般是以十人為一個小組;
每班也配一名助教來督導導生,教師則可因此同時督導數班,一個老師可同時督導二百名到一千名學生。
這可說是非常經濟的設計。
在教學方法上則使用了各種輔助的工具,如在沙子上寫字,既有趣又容易學習,壁板和圖表應用的效果則類似今天的視聽教具,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這些可算是在教學法上創新的部分;
其餘仍與傳統上的教學法無太大差異,包括直接模仿和記憶導生所教的內容。
由於導生只知道自己所學的,因此學生更是只能照著他所教的來做,不太可能有創新。
教學的內容仍是教義問答、閱讀、寫作、拼字及算術。
對於學生好的表現,先計算其點數然後予以獎勵;
對於品性不良的學生,則挑選好學生來加以照顧,逐漸引導其正確的行為。
事實上,導生制的產生有其特殊的背景。
由於當時英國政府並不熱衷於教育,富家子弟可進私立學校,貧窮人家的子弟的教育,大都由慈善團體來辦理。
而導生制的階段性任務是經由這種廉價的教學,使更多人願意以納稅的錢來支助公共教育,也真的達到這樣的效果。
可是當真正要求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時,才發現這種價廉的方法實在是成效有限,以致於很快就被淘汰了。
再就施教者的心態來探討,從當時英國的大環境來看,導生制被認為在社會控制的心態很濃厚。
即使我們不懷疑當事者以慈善家的身分為出發點,可是其支持者並不是真心要教育這些貧窮子弟,而是認為把他們送進學校,教與社會規範以後會比較好控制。
至於貝爾與蘭卡斯特之間的爭議,也與英國國教與非英國國教之間的爭權有密切的關係,即貝爾代表英國國教,而蘭氏則是非英國國教,這也是蘭氏備受攻擊的主要原因之一。
導生制因此與對貧者及殖民地子弟的教育連在一起,也與政治上的是是非非連在一起。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