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性課程】 AcademicCurriculu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學術性課程盛行於一九六○年代,在一九七○年代則漸沒落,而於一九八○年代復甦,如哈佛大學曾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提出核心課程的方案,強調學生必須學習五個學科,包括文學與藝術、歷史、社會分析及更多推理活動、科學及外國文化等。
又如最近的派代亞(Paideia)改革方案的觀念,均屬於學術取向課程。
學術性課程目標強調發展個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學校可藉教導具有基本合理結構的各種知識觀點、意義、邏輯關係及教導判斷事實與真理,完成開發理性思考的目標,使個人具有面對各種問題的能力,在社會中智慧地生活。
學術課程中將知識內容視為已經驗證的信念;
強調學校課程內容應協助學生建立穩固的博雅教育基礎,助長學生心智的成長,因此學校應該教導主要概念、論點及人類終其一生可能面對的問題,並閱讀引發理性思考能力與發問的偉大重要作品,以協助學生發展處理這些問題的批判思考能力,使他們能面對人生基本生命價值、正義與知識問題。
代表人物如赫欽斯(R.M.Hutchins),認為學校課程中應包含永恆不變的學問,如文法、閱讀、修辭、邏輯、數學和西方偉大的作品等,這些學科代表通往真理與知識的方法。
學術理性學者重視的是真善美的問題,及如何來檢視人生;
而學生學習的深度、廣度及速度有其個別差異,則應予尊重。
但有些人認為這樣的課程,只適合少數優秀人才。
學術課程常用的方法是說明和探究,先將主要理念排成順序,加以說明、講解和探究,以求了解,並探討各種問題。
最重要的是教導獲得並驗證各科真理的方法,而非只是教導事實。
學術課程一般採取直接的組織方式,根據某一概念或方法的發展,循序漸近;
其組織的原則為由簡而繁、由整體而部分、編年體的敘述、學習的階層等。
學術課程有各種可供選擇的組織型態,如:(1)集中型:以一主題組織各種學問的教材;
(2)統整型:以在某一學科習得的技能作為其他領域的工具;
(3)相關型:各學問保持其獨自的領域,但是學生學習某一學問中的概念與其他的相關領域;
(4)綜合的問題解答法:從現實的社會問題取材,使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習得知識與技能。
學術課程認為評鑑雖能提供有用的資料,作為改進課程與數學的參考,但恐評鑑會妨礙廣泛教學目標的實現、增加師生的對立、浪費時間、偏重簡單的技能,而忽略了歸納、推理等複雜的技能的評量。
目前學術性課程仍重視使兒童學習如何驗證及獲得知識的方法,而非只是知識事實的記憶,在基本學科上則更強調學科問的統整。
最近回歸基本的運動中,仍可發現學術性課程的蹤跡,強調基本學科應兼重探究的方法及學科內容的重要性。
學術性課程植基於學術理性,因此經常面臨是否能激發學習者學習動機的挑戰。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