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學」是我國上古時代所有學校(官學)的通稱。
我國傳統上認為國君有教育人民的責任,據清陳壽祺[尚書大傳]載:「古之帝王者,立大學小學。」
[禮記‧學記]亦載:「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因此虞、夏、商、周四代政府都設置學校,以培養人才。
上述虞、夏、商、周四代官學系統大體上可分中央直屬國學和地方鄉學兩部分。
相傳最早在虞代即已設立學校。
至夏代,中央直屬學校稱為「序」,東序是大學,西序是小學,主要教導射御等軍事體育和人倫規範;
地方鄉學稱為「校」,教導一般人民明人倫。
商代國學名稱,據甲骨文可能叫做「庠」,據漢儒鄭玄說法則叫「學」,右學是大學,左學是小學,教授禮樂、卜筮和射御;
鄉學名稱據[孟子‧滕文公],稱為「序」,教導武藝和詩樂。
周代國學專為貴族子弟而設,由天子直屬的大學有五種:辟雍(或明堂)為天子自學和舉行政軍大典之所,成均為習樂之所,上庠為學書之所,東序為學舞之所,瞽宗為習禮之所;
諸侯的大學則只有一種,稱泮宮,學習內容包括禮、樂、舞、書和射、御等。
天子之學和諸侯之學又各有小學,為貴族幼年教育之所。
此外,地方上有鄉學,依行政區域由小而大區分,分別稱為「塾」、「庠」、「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