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 CurriculumRefor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課程改革是指特殊的課程改變,但通常則指更基本及綜合性的改變,如重建學校系統及學校課程修訂等工作。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藉由一種型態的改變、重組或重新安排,以改善課程,使之更好或避免過去的錯誤。
課程改革主要是建立在重要價值或方向的改變,通常始於政治系統。
以前課程改革發生在學校體系中零星的事件,如學校行政、教材出版及教學等,且通常是以隱含的方式出現;
現在課程改革則為教育與政治的互動,並非純科學的活動,相當具有政治性,其改革過程亦日益複雜。
本質上,課程改革並非價值中立或技術性的工作,而是每一個步驟都涉及價值判斷,每一個決策都是意識型態的抉擇,是有意識且有目的的活動。
通常新課程系統建立前,都要透過許多機構與個人充分溝通與磋商,建立共識後才能產生。
課程改革代表努力的投注及價值衝突解決的結果。
課程改革具有調整社會變遷與引導社會變遷的功能,可以轉換新社會共識為課程內容,亦可促進社會新共識的建立。
也就是課程改革不僅只是調整教育系統以適應來自其他社會系統與文化所引發之要求,尤其重要的是新的教育內容與目標必須要能促動社會改革,以引導社會變遷。
課程改革的模式,傳統上有「由上而下」的行政決定模式,課程改革乃植基於上層行政機構,行政人員、專家學者扮演改革的重要角色,教師則是間接及零碎的參與者,此種改革方式雖具有效率,但未必適合個別教室,因此課程實施往往傾向形式化及表象化,而未能真正落實於教室層次。
屬於變通模式的則有「研究發展模式」,此種模式將課程改革視為研究發展工作,透過研究、發展(發明及設計)、推廣(散播及示範)及採用(試用、裝置、制度化)的歷程進行改革,其中專家學者扮演重要角色,此一改革模式較為耗時,且具有課程採用推廣上的困難;
另一種變通模式為問題解決模式,課程改革乃是以教師為主體,由地區或教師的課程發展開始,匯為整體性的改革,運用民主的決定方式去解決學校及教室的課程問題,教師是專家及自主的角色,課程改革較能滿足實際的需求,其困難為教師的能力、時間及意願不足,會影響課程改革的理想。
課程改革的產生可能因學校制度的改變、課程惰性的產生、社會變遷與問題的發生、新知識的建立、知識價值之重估、兒童發展的理解、政治變革、科學的發展及經濟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
要促進課程改革理想的達成,不單要重視科技層面,也要重視個人的感受及觀念的轉變及相關的配合措施(包括時間、經費、人力與物力上之支持與協助),對如何落實實施,縮短課程改革理想和實際,理論和實踐之間,法令和實施之間,行動和結果之間的差距也要用心思考解決之道,使新課程的革新更能契合教師的教學生活世界。
課程改革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單一事件,也不是偶然、獨立、技術性的工作,而是與整體社會的結構素和社會歷史條件息息相關、環環相扣,因此課程改革需要全面觀照,應考慮社會網路中之政治、經濟、社會因素的交互影響,它應該是全面、整體規劃且是持續不斷的過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