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能】 Potential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潛能」指一種含蓄在內,尚未表現於外的力量或可能性,具有形成一物的元素,是在該物成為實有之前之潛在因素;
除含有成為一物的質,並有形成此物的歷程。
潛能概念見於中西哲學家的形上學或本體論,在推溯萬物形成的根源時,無論所認為的根源是什麼,都一致的認為這根源存在著形成萬物的基本因素,可以說是物因,也可說是含著成物的潛能。
最早把潛能概念說得最明白的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
亞氏認為萬物之形成,是出自於物質或材料。
這些物質或材料,有構成物的潛能;
如泥土即有塑成土坯或其他形狀的物體的潛能,從泥上到成為一個物件,還有中間經過的歷程,都是泥上原有的可能性,明白的說,其中至少有兩個條件,一是泥土及其混凝性,是聚合在一起的物質與力量;
二是由泥土能加入水分而凝聚,可以成形,然後又脫水乾燥而成為定形。
由原來鬆散的泥土到成為一物之形,經過一個變化成物的歷程。
前者是「物因」;
後者是「生成」(Becoming),兩者缺一,便不能成物。
對潛能的認識,包括後顧與前瞻的觀察,看到一物形成之前的狀況和已成的物,可以就著已成之物推溯其未成之前的狀況,從而知道物之所以成的潛能;
反回來也可以從尚未成物的原本質料,推斷其將能成為何物;
加上由質料到成形中間的變化狀況,而確定了因果關係,當然也確定了潛能概念。
潛能概念用在教育中,在自然狀況方面,肯定了嬰兒有長大成人的可能性,猶如亞氏所認為的質料(matter),以期望嬰兒成為「某一種人」為形式(在自然生長之外的條件,如坯的模型),來教育兒童,便成為對兒童的理想(原則兒童只有生理的成長,只能長大為自然人,而非文化人),根據歷來經驗事實證明,兒童有這種潛能,因而也確定了教育信念。
不過兒童的潛能不只一種,也不是人人皆相等,所以發展出來,到成人時各有所長,如有的可以在學術方面發展,有的可以在技藝方面發展,這是在人這一類中,潛能也有不同之處的事實,所以任何一種潛能,都是教育所應該助其發展的。
同時若認為只發展一種潛能便可,也是錯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