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教育目的論】 Virtus,AsAimsofEduc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德性教育目的論盛行於古希臘的時期,並一直在西方的教育史上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古希臘詭辯學者的眼光中,德性是與行動結合在一起的;
只有做出德性的行為,德性才能發展,德性不是理性或智慧運用下的結果。
希臘哲人蘇格拉底(Socrates,470~399B.C.)則強調德性的獲致,不僅是要行其善,更要知其善後才能行其善,否則不知善,如何去行其善呢?
因而他提出「知識即德性」(Knowledgeisvirtue)的說法。
希臘時期人們是以智慧、節制、勇敢、堅忍為一位善良人所應該具備的美德;
除此以外,柏拉圖(Plato,427~347B.C.)尚重視正義的德性。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則提出本性、習性及理性是人能夠成為一位善人、一位德性的人的三個基本要素。
基督教文化重視的則是虔誠、博愛、慈悲、憐憫、寬恕諸美德。
中世紀修道院在教育實施上強調的是服從、貧窮、虔敬、勤勞的美德。
教育實施上以善為目的的理想歷久不衰,說明了教育目的常常受到一個社會倫理價值的制約。
以一九五○年代的蘇聯少年先鋒隊隊員所需要的德性為例,一位良好的先鋒隊隊員,必須具備友情、勤奮、禮貌、助人、勇敢、真誠、服務等德性。
是故任何社會的教育實施,不論是培養善良的公民或一位善人時,德性的要求便蘊含於各類相關的教育目的之中。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