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領導者行為描述問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3 04:27: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領導者行為描述問卷〕

 

[LeaderBehavioralDescriptionQuestionnaire,LBDQ]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領導者行為描述問卷〕係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為探討領導行為所精心設計的調查工具。

 

設計的過程是由研究者首先蒐集大約一千八百個領導行為的事例,然後刪減至一百五十題似乎較能代表主要領導功能的項目,再以這些項目的問卷初稿對軍隊及一般人士抽樣施測,請受試者描述其上司的行為。

 

最後將這些問卷反應進行因素分析後,可統整為兩個因素:「倡導行為」(initiatingstructure)和「關懷行為」(consideration)。

 

問卷就是在測量「倡導」和「關懷」這兩個層面的領導行為。

 

倡導行為係指領導者能夠畫清與屬下之間的權責關係,確立明確的組織目標與型態,與建立明確工作程序和溝通管道的行為而言。

 

關懷行為係指領導者能夠與部屬建立友誼、互信、互敬和溫暖關係之行為而言。

 

為了使此問卷更加完備,史托迪爾(RalphM.Stogdill)曾將之修訂而成「第七式」(FormXⅡ)。

 

其中包括「強調成果」、「建立體制」、「確立代表制」、「承擔角色」、「有力的說服」、「上級取向」等六個系統取向的行為,以及包括「表示關懷」、「容忍不確定」、「容許自由」、「注意調解」、「注重統整」、「預測準確」等六個人員取向的行為。

 

然而,即使第七式已經發展完成,大多數學者仍持續沿用倡導和關懷兩個分量表。

 

問卷的調查實施並不繁複。

 

先以問卷的題目來問受試者,請其在「總是如此」、「常常如此」、「有時如此」、「很少如此」、「從未如此」等五點量尺上選取適當選項,以描述領導者的行為。

 

然後就受試者的回答,在「倡導行為」和「關懷行為」兩個分量表上,分別加以計分、問卷的適用對象很廣,部屬、長官和同事都可填答以描述領導者的行為。

 

例如教師可以描述校長,教育局長可以描述校長,校長和校長之間亦可以相互描述。

 

茲條舉問卷中倡導行為和關懷行為各六項,藉增了解(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WayneK.HoyandCecilG.Miskel,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NewYork:McGraw-Hill,1991),p.263.問卷中的倡導行為和關懷行為,係分屬兩個不同層面,而非相同連續程度的對立兩端。

 

換言之,倡導行為和關懷行為可以同時多,亦可以同時少,同樣亦可一多一少。

 

如下圖所示,一個領導者的領導方式可用倡導行為做為縱座標,關懷行為做為橫座標,而構成四種領導方式的象限圖:(1)高倡導高關懷(象限一);

 

(2)高倡導低關懷(象限二);

 

(3)低倡導低關懷(象限三);

 

(4)低倡導高關懷(象限四)。

 

資料來源:黃昆輝,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書局,民國77年),頁402。

 

國內呂木琳、曾燦燈、盧美貴、邱文忠等四人,曾採用此問卷進行有關研究,結果發現以「高倡導高關懷」的領導方式較優,而以「低倡導低關懷」的領導方式較劣。

 

高倡導高關懷的領導方式可以獲致較佳的學校氣氛、較高的教師服務精神、以及較好的學生學習行動,在小學如此,在國中及高中亦復如是。

 

哈賓(AndrewW.Halpin)曾將俄亥俄州立大學所從事有關此問卷的研究結果,歸納為下列六點主要發現:(1)倡導和關懷是領導者行為的兩個基本的層面;

 

(2)有效領導行為最常與高倡導和高關懷關聯一起;

 

(3)採用高倡導高關懷領導方式的團體,通常表現了和諧、關係良好、程序清楚的特色;

 

(4)上級與部屬在評鑑領導者行為層面對組織效能的貢獻時,往往持相互對立的立場,上級傾向於強調倡導的層面,而部屬則更關切關懷的層面;

 

(5)在「領導者自認應如何表現」和「部屬描述領導者實際如何表現」兩者之間,只稍具相關;

 

(6)不同機構的組織結構及其內部環境,往往會增強不同的領導方式。

 

另約寇(GaryA.Yukl)曾提出不同的見解,他認為:固然有許多研究支持倡導和關懷的作用,但是大多數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卻不一致而無法使人信服。

 

其原因除了未能考慮領導的情境因素之外,尚有下列研究上的限制:(1)問卷所採用的問卷項目語意未明,不同反應者可能有不同的解釋;

 

(2)受試者可能因為他本人喜歡或討厭領導者,而致在回答每一項目時,不管領導者行為實際上的差異,均做同樣反應;

 

(3)受試者傾向於將良好的行為歸因於他認為是有效能的領導者身上,即使實際上他們並未觀察到該行為;

 

(4)既使因為問卷調查發現領導行為和領導效能呈顯著相關,也無從決定因果的方向,欲決定因果關係,最好的是經由實驗法或縱貫式、長期式的實地研究。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21:5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