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層次】 CognitiveLev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Piaget)以臨床觀察或個別晤談的方式,探究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時認為,在兒童心智發展過程中,智慧並非突然出現,而須在自然連續的發展過程中運用成長。
因此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理論說明認知發展過程中,不同發展階段的認知能力層次的特徵。
皮亞傑將認知發展階段分為感覺動作期、前操作期、具體操作期、及形式操作期。
每一階段具有不同的認知能力層次。
1.感覺動作期:從出生到兩歲的嬰兒屬此一階段。
本期的嬰兒多半依靠身體的動作,以及經由行動所獲得的經驗來建立其對周圍世界的認知。
具備有物體恆存概念,是本期嬰兒認知階段主要的成就。
2.前操作期:從兩歲至七歲的兒童屬這一階段。
此階段的兒童已開始使用語言或符號來代表經驗中的事物,但因其所具有的心智能力尚無法進行邏輯的操作,這種操作缺乏可逆性,既非歸納、亦非演繹,而係一種半邏輯的狀態,故稱前操作期。
3.具體操作期:七至十一歲的兒童屬此一階段。
他們已能將邏輯思考的歷程應用於解決具體的問題,但對於假設性的、純粹語言的或抽象的問題,則無法回答。
在本階段,兒童具有可逆思考,並會利用可逆性的互補形式,唯無法將之整合在邏輯中可見的整體系統。
從本期開始,兒童所運用的思考方式,將不僅限於知覺的作用,且不再只注意到固定的狀況,較不存在自我中心的觀點,而能接受不同於己的看法。
4.形式操作期:自十二歲至十五歲的青少年的心理操作已獲致高度的平衡。
本期的操作以命題方式呈現,操作已超越實際的世界,是抽象的。
此期已達到認知發展的最高層次,故其對事物已能作整體且周全的考慮,對於假設性的問題,可以利用假設演繹推理等高層次的邏輯操作能力來解決。
同時,因其具備反射性思考的能力,使之可以脫離具體而向抽象的層面。
每一發展階段都各具有某些特別的認知結構或認知能力層次;
儘管個人的認知發展可能受到成熟、物理經驗、社會的交互作用與傳遞、以及平衡作用等因素之影響,但其發展的順序仍是不變的,當某一階段的認知能力完成後,才有可能發展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習者各具有不同層次的認知能力。
但有許多研究顯示,學習者之間的認知能力具有個別差異的情形。
今日大多數的心理學家及科學教育學者認為教師必須配合學童不同層次的認知能力來進行教學,才會得到更好的效果,要學生真正了解概念則非待學生認知發展達到適當的階段不可。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