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次級文化】 RacialSubcultur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種族次級文化是多元種族社會中整體文化的一環。
「種族」一詞之用於人類,最早是指起源相同的人;
就生物學的意義而言,由亙久不變的相同形質及屬性所構成的族類,稱為種族。
是以人類依其祖先及血脈相承而來的共同生理遺傳特徵,如體質、體型,膚色等,可以分成幾類較大的群體,也就稱為種族或人種。
目前通俗的用法,都是依膚色將人類分成白、黑、黃等不同的人種。
這些最初的人種,經由物競天擇的過程,會形成不同的亞種。
同一種屬或族類的各個亞種,遺傳條件相似,但分立競爭的結果,可能在地理上互相分隔,在文化上各有所好,因而自成一族,通常稱為民族。
從人類的歷史來看,各個人種及其亞種不可能始終維持直線的繁衍,透過遷移、婚姻、戰爭、畫分勢力範圍等活動,又再產生許多次亞種或新的組合,血統可能保持純粹,也可能不再純淨,但文化則更趨分殊,形成不同的族群或新的民族。
依此看來,種族的概念一方面有其生物的基礎,另方面更有其文化的脈絡。
一九三○年代以降,有關種族的探討,多半都是在既有的生物學基礎上,深入剖析種族的社會文化意義。
人類學的研究發現,具有同質遺傳的部落或人種,常會發展出有別於其他種族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型態;
而同一人種的各個亞種或民族,以其分布地域不同,也會產生各自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型態。
這些文化有的彼此相通,其中部分可溯源至其種族的母文化;
有些彼此相異,從而構成各族獨特的次級文化。
各類次亞種或族群的發展與交流,經由濡化、涵化、同化、創化等過程,可能產生新的文化,或再度加深文化的區隔,從飲食習慣、兒童教養、兩性交往、節慶習俗,到語言、宗教、藝術、人生觀等各方面,均表現出更為明顯的次級文化規範所屬成員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念。
社會學的研究顯示,種族已是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課題;
因為現代的社會,幾乎都是人種雜處,很難找到單一種族或民族的社會。
在這樣的社會裡,膚色、民族、祖籍、甚或語系、神祇等特徵相同的個體,容易聚集成群,組成各自的種族團體或族群,發展「我群意識」,以與其他群體分庭抗體。
這些種族團體或族群,不論各自的母文化有何影響,組成分子彼此之間,以及整個團體與外在環境之間長期的交互作用,會逐漸累積特有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習俗以及相關的能力與習慣,大家共同信守,代代相傳。
每一個種族團體或族群由此而來的生活型態,與所屬社會的大文化或主文化,可能有重疊之處,也可能有牴觸的地方,展現獨特的次級文化。
同樣的,同一社會各個不同種族團體或族群的文化模式,可能殊途同歸,也可能背道而馳,形成各具特色的種族次級文化。
不論是歷史背景使然,或是現實爭逐的結果,不同的種族團體在社會中所掌握的權力與資源,往往不同;
因而造成優勢族群與弱勢族群的分別。
面對這樣的局面,優勢族群與弱勢族群均可能因為心態不一,各自發展出不同次級文化的附屬團體。
優勢族群之中,有傾向種族隔離與歧視的團體,有主張族群融合與同化的團體,也有呼籲相互尊重與扶持的團體。
弱勢族群的文化適應則較複雜,一方面他們有本族文化認同的問題,是堅定執著、愛憎交織,或是刻意淡出。
另方面他們也有優勢文化認同的問題,是沈著投入、隨波逐流,還是防堵圍漏。
兩種認同的交互作用,可能形成幾種不同的次級文化,如「數典忘祖」俱向大邊的次級文化、「神定氣閒」兩頭兼顧的次級文化、「聽天由命」載浮載沉的次級文化、「消沉沮喪」愧見父老的次級文化、以及「護種聖戰」旗幟鮮明約次級文化。
(參見「種族問題與教育」)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