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 Wisdo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睿智在哲學上有三個意義:(1)睿智是所有其他德行的「守護者」;
(2)睿智與知識的不同在於睿智是將已知的知識「應用」至關於人類生活的事務上;
(3)與推理或論辯所得來的理解相較,由睿智所獲得的理解或洞見更具有直覺或直接的形式。
古希臘時代的哲學家柏拉圖(Plato,427~347B.C.)認為,睿智是國家或個人所具有的「樞德」(cardinalvirtues)之一,就國家的立法者或個人所具有的理性能力而言,睿智占最高地位時,國家或個人就是「睿智的」(wise)。
柏拉圖之後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則區辨了兩種不同的睿智:一是思辨的;
一是實踐的。
其中前者處理的對象是不可改變的與超人類的,或可稱為事物的絕對本質,與「理論知識」(Episteme)同義;
後者的對象是人類經驗中的偶發的特定關係,與生活中行為有關,實踐的睿智是所有其他德行的先決條件。
中世紀的神學家們則把最高的睿智歸諸於神,認為神的睿智可以從真實世界所呈現的計畫與目的看出。
總之,睿智是二種德行,而不是知識;
與實踐有密切關係。
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培養學生具有實踐的睿智遠比理論的知識更重要,因為睿智可以使學生具有分辨與應用的能力,是全面的,而不是獨立於生活之外的零碎知識。
臺灣過去數十年的教育,受到升學主義的影響,雖然一再強調「五育並重」,但卻早已遭受偏重「智育」之譏。
而事實上此種「智育」仍非其正的睿智,學校中所傳授的智育往往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的理論知識而已。
因此使智育真正成為培養學生睿智的教育,應該是教育的當急之務。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