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美學】 ExperimentalEsthetic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實驗美學是實驗心理學中一項研究,以物理和數學概念為基礎,實驗審美方面的若干事項。
此項研究的創始者為費希納(G.T.Fechner,1801~1887),費氏原有「實驗心理學之父」的稱號。
美學在哲學中原是由高層次開始,探討審美品質,以心靈或精神的成分為主。
費希納改用科學實驗,必須從低層次開始,將觀察項目限定於感覺和知覺;
而且必須將實驗盡量簡化,如是所謂之實驗,也只在以刺激引起反應方面的觀察並衡量。
所用的刺激是經人工設計的形狀、線條或色調等屬於繪畫領域的材料,或是字母、母音、子音等屬於詩歌方面的材料;
也有聲調、弦樂等屬於音樂方面的材料。
實驗前用隨機取樣選出受試者,不以有無藝術經驗為準。
實驗有三種方式:其一為選擇法,即呈現若干刺激物,使受試者選出其愛好者;
其二為製作法,即受試者看到刺激物後,自行依其愛好操作,如畫出形狀、發出聲音之類;
其三為應用法,即學習所愛好的一種流行藝術。
其中以選擇法應用較廣。
對於實驗結果的評定,以決定次第、等級等數量,化為數學模式。
此後擴展至模仿繪畫範本、演奏樂器或演唱之類。
二十世紀後五十年代開始,實驗美學的研究項目逐漸拓展增加,在形狀方面已出現對繪畫中所謂「黃金段」(TheGoldenSection)的研究;
又以藝術與非藝術相較,經用統計分析,發現二者間同有隱含的代替因素;
另外在審美方面,發現了有內向和外向的個別差異;
並從感覺、知覺延伸至認知方面。
近年對實驗美學有明顯貢獻者為柏蘭(D.E.Berlyne,1924~1976),於一九七一年出版〔美學與心理生物學〕(AestheticsandPsychobiology)及〔心理生物學與美學〕(PsychobiologyandAesthetics);
又於一九七四年出版〔新實驗美學研究〕(StudiesintheNewExperimentalAesthetics)。
柏蘭認為美感的興起,由於刺激類別的特性,如小說之所以能引起驚奇,即因其複雜性、表現朦朧或迷惑者,特別引人興趣。
柏蘭又比較戲劇和美術,發現二者都能引起快感,因二者能興奮神經系統;
二者的差別在於戲劇是浮動的,且無生產性;
美術則使人崇敬,而且是人的成就;
又戲劇的快感短暫,美術則有長期性。
實驗美學為人批評其實驗過於簡陋,其方法過於人工化、微不足道、且無確切的系統;
其過分重視方法,也成為忽視重要現象的原因。
不過在這些缺點之外,其方法有相當的伸縮性,從藝術和普通心理學立場看,對於教育中藝術科目的決定、工商業中對顏色和音樂的應用,以至服裝設計和廣告等方面,亦頗有貢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