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運動心理學是指研究人類運動的行為和心理歷程的應用科學。
它的研究範圍廣義地來說涵蓋「運動」(sport)、「體適能活動」(exercise)、「體育」(physicaleducation)或是籠統的「身體活動」(physicalactivities)等層面。
狹義地說,則專指運動層面而已,與此層面相對應,主要的是全民(健康)運動心理學或健身心理學(exercisepsychology)。
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內容視研究者對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的認知而定,一般而言,包括人格、焦慮與激發、壓力、動機、自信心、歸因理論、心理處理策略、心理計畫、訊息處理和心理運作、成功心理因素、社會心理(運動攻擊、觀眾影響、團隊凝聚與運動領導)、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性別)、克服傷害、人際關係等。
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目的最主要是描述與解釋運動現象,預測並控制運動行為,提升運動參與者活動的品質,藉以解決個人與團體從事運動時所遭遇的心理或情緒上的問題,改善成績表現,發揮人類運動潛能,獲致幸福的經驗。
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於十九世紀在歐洲及美國地區萌芽。
一九二五年,人稱美國運動心理學之父的葛瑞菲斯(ColemanR.Griffith)在伊利諾大學成立北美洲第一所運動心理學實驗室,是有系統研究運動心理學之先驅。
一九三五年,亨利(FranklinM.Henry)在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首開先河地開授一門課程叫「身體活動的心理學基礎」(PsychologicalBasisofPhysicalActivity),使運動心理學課程在校園內紮根,催化它的學術發展。
一九六五年始,由於專業的運動心理學學術團體如國際運動心理學學會(InternationalSocietyofSportPsychology)、北美洲運動與身體活動心理學學會(NorthAmericanSocietyforthe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等先後成立,並定期出版學術研究期刊,使得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蓬勃發展,成為一獨立學門,開啟一嶄新紀元。
當代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趨勢,主要有兩大取向,一為針對優秀選手研究,另一是以一般大眾與普通選手為研究對象。
在研究的定位上則是理論建立與實際應用雙管齊下,相輔相成。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