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楞嚴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3 00:1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楞嚴經〕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楞嚴經〕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之簡稱,又名〔大佛頂首楞嚴經〕。

 

相傳此經為中天竺的國寶,禁不外傳,般剌蜜諦(唐譯極量)密懷此書,潛航中國,駐錫於廣州制止寺,在唐中宗神龍元年(705)乙已五月二十三日,譯成一部十卷,由烏萇國彌伽釋迦譯語,前相國房融筆受,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翻譯事畢,適逢其國遣使來討,於是汛泊西歸。

 

房融入奏,又遇武后崩逝,不及流布,一直到僧神秀入宮,見所奏經本,才錄傳於世。

 

此經屬密教典籍,所以書中頗具有咒術神變的色彩。

 

雖然近人有疑其為偽作的,如梁啟超的〔古書真偽及其年代〕,但是此經的出現卻早在盛唐以前。

 

開元十八年(730)的〔續古今譯經圖紀〕及〔開元釋教錄〕都已見錄,而元和十二年(817)慧琳撰〔一切經音義〕也為之音義,可見此經在唐玄宗以後,已極為盛行。

 

此經的內容是敘述阿難遭逢摩登伽女,被邪術所迷惑,幸好佛陀宣說神咒,敕令文殊往護,於是阿難啟請大法,佛陀即廣為開示,七處徵心,十番顯見,由五陰、六入、七大、十二處、十八界之虛妄無實,而直指如來的妙覺本性。

 

此外又明示修行之大要,由二十五聖的圓通法門,舉凡四大、五蘊、六識等,都可以轉染而為清淨,即煩惱而為菩提。

 

至於修習三摩地之法,則應持戒誦咒,建立道場,歷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等五十五位的菩提道,由淺至深的修行次地,才能臻於無上的涅槃妙境。

 

此經「首楞嚴」之名,漢譯為「健行」、「健相」或「勇伏定」,乃十地菩薩才能得致之三昧,境界甚高。

 

〔大般涅槃經〕云:「首楞嚴者名一切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堅固名首楞嚴;

 

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首楞嚴三昧經〕云:「首楞嚴三昧,不以一事一緣一義可知,一切禪定解脫三昧,神通如意無礙智慧,皆攝在首楞嚴中。」

 

此經的主旨即在勸啟眾生修習首楞嚴三昧,以開覺本具的佛性。

 

佛教極重視「行解相應」,此經以多聞第一的阿難遇劫為開端,實寓有多聞不如實修之深意,因此此經於實際修證的過程,尤其是對五十重陰魔的辨析特別詳盡,可說是修習禪定的重要階梯。

 

又佛陀為除魔去障,堅固道心而宣說之「楞嚴咒」,密宗則稱之為「大白傘蓋佛母咒」,乃佛教最長之經咒,為佛門晨課所常誦。

 

此外二十五圓通法門之中,大勢至菩薩強調都攝六根,淨念相續,以念佛三昧而得證悟,此文向為淨土宗所推崇,別稱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常和〔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並稱為「淨土五經」。

 

又此經所述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由耳門證成圓通,此文與〔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相類似,亦為觀音信仰的重要典據。

 

總之,此經自古以來即為顯、密、禪、淨各宗所重視,乃是修持親證的重要典籍。

 

此經的譯本,僅此一種,並無他譯。

 

至於以「首楞嚴」為名的尚有鳩摩羅什所譯之〔首楞嚴三昧經〕二卷,內容可以相互發明。

 

此經的注疏則以宋長水子璿的〔首楞嚴義疏注經〕二十卷為最著,明真界有〔楞嚴經纂註〕十卷、智旭有〔楞嚴經玄義〕二卷,近人太虛大師有〔楞嚴經攝論〕、〔楞嚴經研究〕等專文,圓瑛法師有〔楞嚴經講義〕二十四卷。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04:5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