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柏拉圖主義】 Neo-Platonis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有些哲學史家認為新柏拉圖主義是從西元二百年到五百年間很重要的哲學派別。
但也有人以柏羅提那斯(Plotinus,204~269)為新柏拉圖主義的創始者。
從西塞祿(Cicero,106~43B.C.)開始,或稱為中世柏拉圖主義(MiddlePlatonism)的,便已有新柏拉圖主義的觀點在發展。
及至西元五二九年查士丁尼大帝(theEmperorJustinian)下令關閉柏拉圖在雅典之學苑(Academy),為新柏拉圖主義劃下句點。
新柏拉圖主義是由基督教早期的一群哲學家們,積極研究尋求綜合柏拉圖(Plato,427~347B.C.)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的觀念(ideas)和東方的思想在亞歷山大利亞所發展起來的哲學。
他們想聯結亞歷山大帝後的希臘文化和同時為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哲學,藉以形成亞歷山大帝後以希臘文化為根基的宗教思想。
新柏拉圖主義是以宗教為主的哲學,接受以神先驗為基本原理,是中世紀柏拉圖主義和新畢達哥拉斯主義(Neo-Pythagoreanism)邏輯的繼續。
做一種哲學來看,是折衷的;
結合了柏拉圖主義、亞里斯多德主義(Aristotelianism)、新畢達哥拉斯主義和斯多噶派(Stoicism),但傾向於柏拉圖主義,提倡回歸柏拉圖為口號。
新柏拉圖主義之亞歷山大學派(theAlexandrianSchool)是由撒克斯(ArnmoniusSaccas,175~250)所創,但未留下任何著作。
因此,不少哲學家認為真正的創始者與使此派學說系統化,且使其內容充實者,為柏羅提那斯,使新柏拉圖主義做為基督教神學(ChristianTheology)的哲學基礎。
這一學派的另一著名人物為波富利(Porphry,230~300)。
亞歷山大學派的第二支派為詹布里奇斯(JamblichusofChalcis)在西元三三○年建於科爾西利亞(Coele-Syria),詹氏為波氏的學生。
第三支派為普魯塔赫(Plutarch,350~433)於西元四三○年後建於雅典,將此支派發揚者則為普氏的學生普羅克勒斯(Proclus,410~485)。
柏氏四十歲時在羅馬教哲學,五十歲時完成第一本書,後經其學生波菲力修訂整理而出版,書名為〔恩內亞德〕(Enneads)。
此書含六大主題,各分為九章。
六主題為:(1)現世存有與人性(livingbeingandthenatureofman);
(2)天堂與兩種物質(theheavensandtwokindsofmatter);
(3)宇宙(cosmos);
(4)靈魂(thesoul);
(5)理性與第一存有(theNousandFirstBeing);
(6)存在與善或元一(包括人類與神聖的自由)(theexistentandthegoodortheone,includinghumananddivinefreedom)。
柏羅提那斯主張唯一存有是唯一崇高的神。
唯一崇高的神在亞里斯多德所主張的理性之上。
這基本的存有是不可敘述的,也就是說神的本質與特性不能敘述。
我們所能做的是維護沒有一種可以描述的實體;
但要確信神是超能力者,如具有最終因、宇宙力量、最高的精神、創造的存有,神是絕對的獨一、逐漸綜合思想的,即逐漸綜合心與本質。
事實上,即使應用宇宙力與精神存有也很難正確地說明柏羅提那斯的宇宙觀。
柏氏最喜歡將神看做客觀的祂。
這種觀點很像巴門尼底斯(Parmenides,540~470B.C.)所主張神的一元論之宇宙觀,巴氏認為宇宙之本體為存有,即元一,即神,其本質為永恆的、不變的、不可分割的,是最完整自足的元一(theall-one)。
柏氏根據巴氏的主張說明宇宙萬有皆為神所流出,神流出生成萬有的活動是永不休止的。
神雖然流出生成萬有,但是神永遠超越萬有,超越意識。
因此我們不能將神範疇化,不能將神歸於精神的、物質的、靈魂的本質(SoulSub-stance)或者任何其他範疇內。
我們必須當神是元一,不帶有任何其他屬性,流出生成萬有而超萬有。
巴門尼底斯以神是絕對永恆之元一教人,但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544~484B.C.)則以宇宙為神所創造的多元變化教人,柏羅提那斯以流出學說綜合了這兩種主張。
神與世界的關係,可用粗淺的比喻,像日光照實物的關係,日光照耀萬物,但日光未損絲毫。
柏羅提納斯解釋物質和精神宇宙為元一或神的副產品。
包括安納薩哥拉(Anaxagoras,499~428B.C.)的理性與柏拉圖的善、理念、本體和由神所流出的物質的概念,也包括亞里斯多德對理性的解釋為實體潛力與自然界的目的論概念。
因此柏羅提那斯的理性是包括在柏拉圖的理念內的超感官的客體,各種理念是內涵在理性中。
理性並不能以其想像而反應真理,但真理相連而存在理性中,因此永不會因主觀而犯錯。
因各種理念內涵在理性中故,所以各種理念不可能因主客而導致錯誤。
然而靈魂則因由理性所產生,僅由想像而來,因此可能犯錯。
將靈魂當做媒介者,朝著兩個方向流出。
一為理性之副產品,一為靈魂所流出之物質本質。
物質事物僅是靈魂的外延而已。
如同一條線但卻是延伸的點。
柏羅提那斯又認為靈魂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理想的,不可分割的要素;
一個是構成物質界的可分割要素。
像終極的實在,無論如何,靈魂本身並不是精神本質,事實上,身體包含在靈魂內,但身體卻不能包含靈魂。
因為有許多物質體每一個均包含在靈魂之內而相通,所以必須有許多個別靈魂。
整個宇宙的靈魂是至高無上的世界靈魂,但這不是柏拉圖的普遍的理想。
個別的靈魂是各方面的簡單世界靈魂。
事實上,根據柏羅提那斯的主張,每一個靈魂均是擴散促使整個身體活動的原理,原理構造活動方案,靈魂促進並產生身體的活力。
無論如何,我們不能簡單地說靈魂超越身體或者可操縱身體,靈魂必須處於理性的情境中,然而理性必須處於元一或神的領域中,靈魂才能成為有流出原理並且能促進身體活動的能力。
柏羅提那斯之宇宙的理性原理與柏拉圖所主張的理性,差別在他認為理性乃宇宙構成或宇宙秩序之根本原理,包含物質。
他證明帶光的理性即是真,即是存在。
然而物質即是黑暗,即是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光。
罪惡是一個無形物,物質剝奪其形。
物質顯露出許多層次的善與惡,可從僅僅是感官的各種對象到理想的各種本體。
使善的層次提升的方法,便是自我實現與完美的目標。
感官知覺的對象僅是完美的目標。
柏羅提那斯認為美超過勻稱。
美必須包括柏拉圖所主張的,要與真實實在接合。
柏拉圖所提理念超過感官知覺或想像。
美含有真實實在時必優於感官想像,猶如形式優於物質,靈魂優於身體,是一個操控的力量,如理性與善操控靈魂一樣。
柏羅提那斯分析人遭遇苦境時會努力去發現有關神與宇宙的真理之理由。
他解釋說,人的靈魂由神所流出後,為了達到獨立與自我導向的慾望反應,於是降到物質客體的境界,企圖控制感覺的客體與物質。
在這種方式下,人放棄神的領域而遭遇到苦境,這時人必須轉變,人必須回歸自己。
因為人現在有自由意志,可以回到神的領域裡,並發現可由德行贖回自己和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
柏羅提那斯將德行界定為與神聯結的特質,這個概念與柏拉圖相通。
也界定為與人性一致的特質,這是斯多噶派的觀點。
他說是服從理性的行為,這是亞里斯多德的主張。
他將德行依高低分為三組層級:(1)相對較低的或者最低的德性,如實用、智慧、勇氣、節制和公正等公民德性,這些與柏拉圖所說的四基德一致;
(2)逐漸純化的德性,使人獲得解救遠離各種罪惡,即肉體或物質事物之罪;
(3)最高的德行,使人與神結合,代表超越與人類生命的終極目標。
柏羅提那斯說,人已切斷他與神的關係,現在必須回到神的身邊,以便發現福祐與真善。
人必須提升,再與善結合,如此才能逐漸達到最深的滿足,處於神往之境。
柏羅提那斯同意柏拉圖所說人的理性可促使人了解各種理念,以構成實在性,但他認為理性思考僅是人朝著直接了解良善本身的中間階段歷程而已。
靈魂渴望像神一樣,是一個不動的動者,這個概念和亞里斯多德所提的一樣。
不過,因為靈魂不可能經由理性思考活動而到達超越之境,所以必須找其他的活動途徑,便是要與神直接溝通的途徑。
積極與神直接溝通便可獲得神所賜與之純粹的美景與喜悅的經驗,如此可帶給人類高貴的目標,帶給人類永享完美的福祐。
如此的美景與接觸是很稀有的,只為最好、最有德行、最聰明、尊嚴的人類所保留而已。
柏拉圖所指的神可高於實在,但不可能高於理念。
但柏羅提那斯所說的神,是超越的,也超越了理念。
新柏拉圖主義經由柏羅提那斯建立神祕體系後,直接影響了中世紀的神學發展,如教父哲學與否定神學,也給愛克赫特(MeisterEckhart,1260~1327)的神祕主義(Mysticism)啟示不少,在十七世紀後半期,英國劍橋大學的一些神學家,如科德伍斯(RalphCudworth,1617~1688)與摩爾(HenryMore,1614~1687)等以柏拉圖的觀點研究知識論與倫理學,想以新柏拉圖主義調和理性與信仰,與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所倡之自然主義觀點。
有人稱此派為劍橋柏拉圖主義論者(CambridgePlatonists),也有人稱其為十七世紀的新柏拉圖主義者。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