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恥】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廉和恥原來各自是一個名詞,廉本意為狹窄之處,引申為儉約,與奢侈相對;
再引申為廉潔,即不取非分之物,〔孟子離婁下〕說:某些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的事物(如名利),如果要了,就失去廉潔,原文是:「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恥意為羞恥,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靈感受,表現出人所特有的品格,即是通常所說的「知恥」或「羞恥心」;
〔論語〕裡有數處提到恥字,如〔公冶長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如〔里仁篇〕:「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憲問篇〕:「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這都是以某些行為表現為可恥,為辱及人格的事項。
孟子〔盡心〕更明確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即是說,人不可沒有羞恥心,沒有羞恥心之可恥,是不知恥。
把孟子的意思說得更明白些,就是沒有羞恥心者,便不可稱之為人,因為接下去孟子又說:「恥之於人大矣。」
廉恥二字聯用,首見於〔管子〕:「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不過此處廉恥二字,仍然各有獨自的意義。
但用在指羞恥的,則是說到「男女無別,則民無廉恥。」
便有了人各要守其本分,以見有羞恥心;
守分則不妄想、不妄取,便把廉恥合成一義了。
對廉恥二字做了詳盡說明的,見於顧亭林的〔日知錄〕卷十三,顧氏開始以五代史馮道傳而論,說廉恥是立人之大節,因為不廉則無所不取;
不恥則無所不為。
不過管子所說的「禮、義、廉、恥」四者之中,恥尤其重要,顧氏因而說:「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像馮道歷事五朝,拜了一個皇帝又一個皇帝,顯然是貪戀職位,完全沒有傳統中士人注重氣節的觀念,人因為有所貪而失去志節,做出悖禮忘義的事,即是失去人所特有的品格,即是失去了羞恥心。
顧氏慨嘆:「吾觀三代以下,世道衰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
接著又說:「松柏能耐寒冷,比其他樹木凋謝的晚;
雞即使在風雨之夜,仍然應時報曉,所以在道德衰微的時候,還是有不為利祿誘惑的人。」
顧氏又說,讀〔顏氏家訓〕,說到齊國(五代時)有一位士大夫和他說:「我有個十七歲的兒子,讀了不少書,我數他學鮮卑語(當時胡語)、並彈琵琶,希望他會了這兩樣,去事奉公卿,一定會得到寵愛。」
意即這位士大夫用這種方式教兒子求榮寵,而且是向侵略中華的胡人求榮寵,乃是不知恥到極點。
顧氏又引羅仲素的話說:「教化者,朝廷之先務;
廉恥者,士人之美節;
風俗者,天下之大事。
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
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
顧氏又說,治軍之道,也以廉恥為本,並引孫吳子的話說:「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
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在小足以守矣。」
又引姜太公對武王說:為將者有三樣戰勝的條件:一是有禮之將,二是有力之將,三是止欲之將。
後一個條件更為重要,因為歷代邊患,多由於邊官邊將貪財無勇;
夷狄之人本就貪財貨,然而卻崇敬廉潔,後漢張奐守邊時,不接受羌人所送的馬與黃金,羌人欽佩他,故而在他守邊時,不但不侵略邊境,羌人本身也受到感化。
顧亭林眼見明朝之亡,官吏和武將貪瀆是一大原因,再加上士大夫缺少廉恥,致使國家淪入異族統治之手,特別申明廉恥的重要。
人有羞恥心才能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有所收,也有所不取。
為和取,不為和不取的分界,在於是否合乎禮義:要取而不傷廉,為而不可恥方可。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