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論】 StageTheor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個體終身的發展本為一個不能間斷的連續歷程,但有些學者將某些人類特質區別成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而提出下列特性:(1)在不同的階段中都會出現較具代表性的行為模式;
(2)各階段中的行為都具有質的差異;
(3)每個人都是經過相同的發展順序,環境因素可能加速或減緩其速度,但階段的順序無法改變。
盧梭(JeanJ.Rousseau,1712~1778)被認為是第一位提出階段論的教育思想家。
在他所著的〔愛彌兒〕(Emile)一書中,將個人的發展歷程畫分為嬰兒及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青年期等階段。
幾個重要階段論如下:1.佛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的人格發展論,將人格發展依不同慾力的附著而分成五個階段:(1)口腔期(oralstage);
(2)肛門期(analstage);
(3)性器期(phallicstage);
(4)潛伏期(latencystage);
(5)兩性期(genitalstage)。
2.艾利克森(ErikH.Erikson,1902~1979)的心理社會論,從社會適應的觀點探討人格發展的歷程,並將人的一生畫分為八個發展階段:(1)信賴與不信賴(trustvs.mistrust);
(2)活潑自動對羞愧懷疑(autonomyvs.shameanddoubt);
(3)自動自發對退縮內疚(initiativevs.guilt);
(4)勤奮努力對自貶自卑(industryvs.inferiority);
(5)自我統合對角色混淆(identityvs.roleconfusion);
(6)友愛親密對孤獨疏離(intimacyvs.isolation);
(7)精力充沛對頹廢遲滯(generativeproductionvs.stagnation);
(8)完美無憾(或統整)對悲觀絕望(integrityvs.despair)。
3.皮亞傑(J.Piaget)的認知發展論,把智能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1)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stage);
(2)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stage);
(3)具體運思期(concreteoperationalstage);
(4)形式運思期(formaloperationalstage)。
4.郭爾保(LawrenceKöhiberg,1927~1987)的認知道德發展論,把道德發展分成三個時期:前成規期(Preconventionallevel)、成規期(conventionallevel)及成規後期(proconventionallevel)。
每個時期又分為二階段,共六階段:(1)避罰服從導向(thepunishmentandobedienceorientation);
(2)工具式的相對導向(theinstrumentrelativeistorientation);
(3)人際關係和諧導向(theinterpersonalconcordanceorientation);
(4)法律與秩序導向(thelawandorderorientation);
(5)遵守社會規約導向(thesocial-contractlegalisticorientation);
(6)道德普遍原則導向(theuniversalethicalprincipleorientation)。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