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TheOpenSocietyandItsEnemie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OpenSocietyandItsEnemies)是當代奧裔英籍科學哲學、政治哲學家卡爾‧波帕(KarlPopper,1902~1994)美國關於政治哲學與社會學的經典著作。
在此書中,波帕除了論述「開放社會」(opensociety)的特徵外,更批判了法西斯主義與馬克斯主義等極權主義,對於民主的敵人,包括古代和現代,作了最精細的批評。
波帕於一九三四年出版了〔探究的邏輯〕(LogikderForschung)後,正式進入了學術生涯。
由於他是猶太人,當他獲悉納粹德國即將入侵奧地利時,就離開家鄉,遠適英倫講學。
當一九三五年波帕初到英國時,「發現自己終能自由地呼吸,就像猛然打開窗戶一樣,『開放社會』一詞就是得自這樣的體驗」。
一九三八年,當希特勒(A.Hitler,1889~1945)正式入侵奧地利後,波帕開始寫作兩本批判法西斯主義與馬克斯主義的著作:〔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與〔歷史定論主義的貧困〕(ThePovertyofHistoricism),前者於一九四四年出版。
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波帕認為開放社會有兩項特徵:(1)自由討論與理性批評:開放社會雖然表面上呈現不安定,但這種不安是來自於它必須暴露於理性的批判討論中;
與獨裁專制或烏托邦等封閉社會中的穩定相較,後者則常陷於一種靜態的僵化。
波帕在他的〔探究的邏輯〕中曾發展出一套科學理論的研究程序,稱為「批判理性主義」(criticalrationalism)或「方法論上的否證主義」(methodologicalfalsificationism),並將其應用在政治、社會方面。
波帕認為在理性批判與自由討論的過程中,必先有理性的開放心胸,且討論過程中所要淘汰的是那些錯誤的、不完整的假設性理論,並不需涉及持相反理論的對手本身。
這種「對事不對人」的作法,是一種「容許我們的假設性理論代替我們去死」的方法,也是人類文明的最可貴成就。
波帕也強調,在政治、社會領域中,對於那些具有革命性的社會理想與理論,必須以更慎重縝密的方式來討論批評,以批判的方式釐清其可能嚴重後果,經過嚴謹的論證、推理與經驗的考察後,才能作出正確的評估與抉擇,避免暴力與極權的蹂躪。
(2)社會制度的存在應該是為了保障自由,保護窮人與弱者。
因此波帕強調社會改革中「政治制度」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至於「該由『誰』來統治?」
這個古老的問題,從柏拉圖(Plato,427~347B.C.)至馬克斯(K.Marx,1818~1883)一直被認為是政治理論的中心問題,但波帕卻深諳「權力使人腐化」的道理,因而更強調「如何統治?」
的基本問題。
波帕發展出一套「細部社會工程學」(piecemealsocialengineering),主張採取溫和步驟,以漸進方式改革社會制度的缺陷。
「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只是一個虛擬的理想,社會所要積極進行的應該是「將痛苦減至最小」(minimizesuffering)的制度改革工作。
依波帕的看法,唯有在民主政治、開放的社會中,才能提供我們改革矯治的機會。
若是我們經由暴力革命來摧毀民主政治以企圖建立烏托邦理想,人類將會蒙受革命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而要真正實現民主開放社會的理想,歸根結底只有肯定人類理性與自由,才能在政府與人民之間、人民與人民之間求得一個實際合理的根本解決,開創一個更明理的(sensible)社會。
從這個觀點來看,波帕「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對於當代民主政治理論的貢獻相當大。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