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教育運動】 OpenEducationMovemen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開放教育運動是二十世紀中葉西方國家趨向民主自由的開放社會,教育也因之走出傳統教育的窠臼,試圖擺脫威權主義的束縛,在教育型態上、教育活動上及學校經營上,漸形成一股看似激進卻進步、實驗卻創新的開放性發展。
此一開放的教育運動有助於明日的教育結構、功能及系統變遷的推進,趨向符應進步社會人性化教育的新里程。
開放教育運動雖是二十世紀六○年代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及反文化運動(anti-culturalmovement)所興起的一種學校教育改革運動,其思想的淵源可溯自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的自然主義教育哲學,及其後裴斯泰洛齊(JonannHeinrichPestalozzi,1746~1827)、福祿貝爾(FriedrichWilhelmAugustFroebel,1782~1852)等相繼付諸實際行動之教育心理學的新趨勢。
此運動是一種兒童中心的教育,由下而上,由點而面,富自然性、人文性、實用性與生動性的草根運動;
自英國開展出來,影響歐美、第三世界國家及東方日本、自由中國等;
嚮往未來教育的發展,在促進兒童自由成長與發展的開放教育,不只在教育形式、內容,而且在學校系統、資訊網絡更趨自由化、多元化、變通性與創新性。
英國開放教育以尼爾(A.S.Neill)的夏山學校(SummerhillSchool)為嚆矢,亦以歐爾德(J.Ord)及莫菲(B.Murphy)的蘇格蘭自由學校(FreeSchool)著稱;
其所實施的開放教育成果,備受〔一九六七年普勞登報告書〕(ThePlowdenReportof1967)的讚揚。
開放教育措施所關注的焦點,在於營造開放教室,指導兒童怎樣生活與學習,力求課程統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學活動化,不但具體擴展學校教育的人性措施,而且活潑助長兒童學習的自主性、發展的自由性及生活的積極性。
美國開放教育由興起、陸續開展而抵達高潮,受英國夏山學校教育的影響。
一九六○年代的教育走向,正值主智教育、學科中心課程及大眾教育盛行之際,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如古德曼(P.Goodman)、霍爾特(J.Holt)及伊利希(IvanIllich,1926~)等,人文心理學(HumanisticPsychology)學者,如羅吉斯(C.R.Rogers)、馬士洛(A.H.Maslow)及柯姆斯(A.W.Combs,1965~)等,深感此種主智教育措施,嚴重忽略學生學習的興趣,無視學生人格的尊嚴,漠視學生發展的自主,起而大力推動符應民主自由的開放精神,強化人性化教學;
促進潛能自由開展的自由學校;
主要有變通學校,社區小學及親師合作學校等。
而非自由學校性質的教育,亦紛紛施以開放式的個別化的教學,及學習中心計畫(LearningCentersProjects)。
日本開放教育理念的推廣,得力於卹元良江、掘真一郎等教育學者;
將其付諸實行是加藤緒川。
有名的緒川學校,就是日本開放教育運動的代表作。
緒川小學是一所施以多元化學習型態,聯貫「家鄉、環境與國際了解」認知發展系列成一線的教育模式,期能培育活潑有朝氣、有為有守兒童的學校。
這所小學最大的特色,在於摒棄傳統教育呆板模式,施以自然風情、民俗風味、人情風趣、鄉土風貌的生動活潑教學,不但誘引兒童自發學習,學習合作關係,分享團體樂趣與榮譽,而享快樂學習之趣,且激發兒童透過生活周圍環境的認識與了解,於多采多姿的學習活動中,豐富生活經驗,陶融優美情意,歷練合群習性,擴大認知視野,涵養開闊心胸,以達群、體、德、美四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目的。
自由中國臺灣地區開放教育運動,比英、美、德、法、日、澳等國為晚,但隨著臺灣地區社會開放腳步的加速,開放教育實驗的走向,已成為當今臺灣地區教育改革關注的課題。
森林小學是臺灣開放教育運動之開端,但因與當今教育法令不符,雖未被迫停辦,但已廣泛引起關心教育改革人士認真的關切。
森林小學的教育活動與措施,乃基於人本主義的理想,安排以學生興趣、能力、性向和需要的課程,實施以激勵學生自動自發,心悅誠服的教導,發展以啟迪學生陶融情意、變知識成智慧的人格,使學校適應學生,促進學生全人教育。
開放社會的教育,走向開放的途徑與設施,乃教育改革必然的趨勢,亦是其邁向未來的遠景。
基於開放教育的哲學觀點,紮根於自然主義與人文主義,立論於兒童中心的教育觀,實施人性化、趣味化、自勵化、個別化及社會化為本的適性教育,不但能使兒童快樂成長與學習,也能快樂生活與存在,本質上這是一種新的兒童教育理念與方法。
其特點為:1.讓兒童快快樂樂的上學,愉愉悅悅的學習,而擁有個歡樂的童年。
2.讓兒童接觸真實世界的資源,面對現實生活的挑戰,能不斷追求新知,自解問題。
3.讓兒童於生活和學習中,能自由探索、自我表現,也能與人分享經驗,並作開放的溝通,培養個性與群性兼備、人我關係和諧的民主性格。
4.讓兒童為自己而活,也為自己而學,即使學不好或學不多,也不會因此而不愛學或變壞,反而更主動學,也更持續學。
如果學校實施開放教育的條件不足,或其辦學方針與方法失當,開放教育變成放縱式教育,也會成為反智性、反權威的教育。
事實上,以英國夏山學校及美國古典自由學校而言,開放教育對一般的教育進展與基本技巧的學習,不但無阻礙反而有助益。
要言之,開放式個別化的學習,不論其教育為正式或非正式,小型或大型,學校教育制度或隔空教育制度,都能提供學生自由思索,主動思考,參與決定,也能促進教師運用教室技術及創新的學習技術,並誘發社區積極投入,充分發揮善用社區教育資源的效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